王补宣,中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开拓者

时间:2019-10-21 11:50来源:太阳能光热联盟
  2019年8月3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教育家王补宣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今天,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位老先生。
  王补宣,1922年出生,江苏无锡市人。1943年,他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
  当时,面对动荡的社会和屈辱的国难,王补宣决定赴美求学,并时刻关注国内动态。
  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王补宣毅然放弃了在普渡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决定与祖国共命运。
  从此,他一直奋战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研与教育的第一线,见证学科发展的同时,也见证着新中国的成长。
  1952年,王补宣在清华大学创建了热工学教研组(现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并担任教研组主任。同年,他出版了新中国第一本《工程热力学》教科书。不久,他又翻译了前苏联米海耶夫院士的《传热学基础》,这个译本因为流畅易懂而被国内高等院校普遍采用。
  1957年,他在清华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本科专业,并担任工程热物理教研组(现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任。
  回忆这段艰辛的历程时,王补宣说:"当时设置工程热物理专业的时候,也就是410专业,我当时一个人又是专业课,又是新生课,教了230个小时的传热,后来再教传热的话就比较熟悉了。都是这样干出来的,边学边用,学中干,干中学。"
  20世纪70年代后期,王补宣领导创建了中国太阳能学会,连任两届理事长(1979年-1987年)。期间,他出版《太阳能学报》,组织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应用,提出"在经济、实惠、牢靠的前提下,把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利用普及起来"的方针。
  1981年,国际太阳能学会(ISES)设立中国分会。1986年,王补宣被世界能源协会授予"能源为人类服务"大奖。2014年,他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2月1日,他又被国家光热联盟授予"中国太阳能科学与技术终身成就奖"。
  面对无数荣誉,王补宣心中装还是莘莘学子。2012年,王补宣90寿诞之际,清华大学经其同意发起、设立了"王补宣院士奖学励学基金",用于奖励清华大学能源动力及工程热物理领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优异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资助学习努力、学业合格、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生,奖励清华大学和国内其他单位该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奖励传热学领域优秀研究生,以及支持每四年一次在清华大学召开的北京国际传热会议。
  执教60余年,王补宣培养了大量热工学领域优秀人才。同时,他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治学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王补宣当年的学生、建筑学院江亿院士还记得恩师细致的批注:"当时我还是拿笔写的头一篇物理性质测量的文章,王先生每一页都写满了批示,从公式的符号,到什么样的表示方法,直到文字、标点符号,让我学会了到底该怎样做学问,怎样写文章,这样把我一步一步地带入学术界。"
  热能系李俊明教授回忆王补宣时说:"或许有人会说,王先生是一个'不太合时宜'的人。但他是一个地道的学者,我们都很佩服他。怎么做学问,怎么做人,王先生确实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杜凤丽 报道)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