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成董事长范多旺:奔向太阳的脚步永不停歇

时间:2020-06-06 12:24来源:甘肃科技报

  他一直奔跑在创新的路上。 他是向着太阳努力奔跑的人。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范多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1955年出生于临夏永靖,他庆幸自己“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尽管当时生活条件艰苦,但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从中学开始,范多旺就爱动脑子,也爱动手操作。每每假期回乡劳动,他就成为了一名无线电的业余爱好者,“以现在的眼光看,那些制作比较原始,但对当时的我来说难度很大。”而对无线电的热衷一直持续到范多旺上大学。

  “我上大学的专业不是自己选的,是被分配学习自动化领域中的铁道信号专业。上学前我对这一专业没有概念,通过学习才逐步了解和理解,我又产生了对当时的车站信号系统进行大胆改进革新的想法。”

  于是,范多旺利用实习机会,在帐篷里画了一套并不完善的电子线路图,尝试将完全专门电器联锁系统,改成全电子化智能化控制系统。

  大学毕业后,范多旺以优异的成绩留校。和大多数大学教授一样,他一面忙于教学,一面忙于科研。尽管当时选项目比较难,但范多旺对科研开发具有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

  “始终有一种敢想敢干的劲头。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再努力将可能变成现实。”

  正是因为范多旺骨子里就散发的强烈创新意识,也使得此后的23年间,他和他的团队在铁路信号系统和绿色镀膜领域的研发创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推动三次行业技术革命

  1998年,43岁的范多旺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已经拥有了多个知识产权专利。为更快、更具成效地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学研无缝对接,范多旺和几位大学教师萌生了成立一家公司的想法,是年,大成科技的前身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在做好本专业科研、设计、研发、制造、成果转化的同时,范多旺脑海中又产生了新想法,“怎样让整个团队的研发视野更开阔,探索领域更广泛?”范多旺意识到“跨界、融合、协同”这一现代的新型科研理念是打通未来创新大道的佳径。

  事实证明,范多旺和他的团队正是遵循这一核心理念,相继在铁路信号全电子化控制、真空绿色镀膜、聚光太阳热能等方向取得佳绩,由此也推动了三次行业技术革命。

  “目前,大成全电子化铁路信号控制系统已在我国458个火车站推广。”范多旺告诉记者,他和团队经过系统研究,顺利实现了铁道信号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产业化,掌握了全部核心技术,系统研究并完成了信号全电子化系列控制模块、三取二容错安全型联锁计算机、二乘二取二联锁安全型计算机系统等6个方面的研究开发,4个系列的成套技术装备,创下了6项国内第一,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信号系统“全电子化”和“控制、监督、监测一体化”的新技术理念,成为引领铁道信号行业技术进步的标志性成果,被原铁道部评价为“是一次技术革命”。

  在范多旺看来,“上大学学习知识是为了打好基础,在工作中锻炼提高才是最重要的。尤其对于学工科的,更要注重科研与实际相结合,针对行业需求,进行科研选题,坚持一个理念,大胆创新实践,最终引领行业的技术进步,这是最高境界。”

  2006年,为替代电镀重污染工艺,范多旺率先提出绿色镀膜概念,利用多种真空复合镀膜技术、离子轰击清洁技术及成套装备和集成工艺,实现了纯物理镀膜过程,设计研制了5个系列的绿色镀膜成套装备,并实现了产业化。与传统的化学电镀技术相比,绿色镀膜技术完全采用物理工艺,可以降低成本,实现了镀膜过程“近零排放”,达到保护环境、降低消耗、减排、根除电镀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的目的。而这一全新的技术理念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推动了镀膜行业技术进步。同时,还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和发改委的高度重视。

  2007年,科技部批准的我国镀膜行业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工程中心——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兰州交大和兰州大成。

  经常有交流的学者、领导不解地问:“范老师,你到底是学什么专业的?”

  而范多旺总是这样回答:“立足本专业,多学科交叉发展,在相应专业的行业、临近行业不断探究研发,尽最大努力实现产学研用,让‘高大上’的论文落地开花,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铁路信号的全电子智能化控制、绿色真空镀膜技术,这两次技术革命让范多旺率队的大成科技在铁路信号和绿色镀膜领域成为行业翘楚。随着这些技术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应用,范多旺的创新思路更为开阔。

  2008年,中国光热发电行业尚在萌芽之际。而范多旺已率领团队依托真空绿色镀膜和自动控制先进技术投入到这一领域之中,这也标志着范多旺带领团队开始推动第三次技术革命。

  “进入聚光太阳热能这一新型清洁能源领域,就是为了找到绿色镀膜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就此,也开启了范多旺和团队11年艰辛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之路。

  制造商变身开发商

  2008年,正值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出台了投资刺激计划。

  2009年初,作为大成科技带头人的范多旺和团队拿下了一个100千瓦的槽式光热发电示范项目,需从国外采购60支真空集热管,但国际厂商均拒绝供货,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担心其集热管产品被购买方当作研究对象,进而导致核心技术外泄。这一波折恰恰激起了范多旺和团队的自主研发意识,“一切都要靠自己,我们必须加快真空集热管的自主化研发进程。”集热管的核心工艺之一即在于真空镀膜和真空隔热,而真空镀膜恰恰是范多旺他们在光热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研发起来驾轻就熟,很快便生产出真空集热管产品,这也加速了国产集热管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2012年,太阳能光热发电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建成运行的太阳能光热电站。当年5月9日,由范多旺与他的团队自主研发建设的200千瓦槽式+线性菲涅尔聚光太阳能光热发电试验示范系统顺利并网发电,这是国内第一个并网发电的太阳能光热电站,对我国太阳能中高温集热供能和光热发电具有重要意义。这个项目的前身正是上述的100千瓦槽式示范项目。历时三年,范多旺他们完成了集热管和反射镜的自主化生产,掌握了槽式和线性菲涅尔式集热场核心技术,不仅具备了为几十兆瓦级槽式、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集热场供应全部关键件的产能,也具备了承担建设和调试大型集热场工程的能力和宝贵经验。

  但行业的发展几乎低于所有光热行业从业者的预期,市场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起来。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带头人,范多旺被行业现状所逼“不得不去做更多的事”,即从原本的光热零部件制造商转为项目开发商。

  2014年,装机规模达1MWe的线性菲涅尔屋顶示范项目在兰州新区的大成光热产业园1号、2号厂房屋顶上建成,范多旺他们为此投入超过2000万元。

  此时,有人提出异议,“现在光热业务并不赚钱,为啥还要花这‘冤枉钱’?”在范多旺看来,只有建成了这样一个可行性示范项目,才能用实例回答一些用能单位希望将太阳能集热系统安装于厂房屋顶来实现热电联产的诉求。

  经过在光热技术方面的多年投入,企业逐渐获得市场认可,2014年,范多旺他们承建并完成了拉萨柳梧新区1MWe聚光太阳能分布式热电联供示范项目,同时进一步验证了在高海拔地区建设光热项目的可行性。由此,大成逐步完成了从单一的产品制造商到系统集成商的华丽“变身”。

  奋力书写“世界文章”

  “我们一定要建成最具性价比的光热电站。”2015年5月8日,国内首个10兆瓦熔盐菲涅尔光热发电项目在敦煌奠基。历经多个项目的实践证明,范多旺苦心经营的兰州大成已经成为国内聚光太阳能领域最具实践经验和开拓精神的企业之一,企业已形成关键设备制造+光热电站开发+工业热利用的发展格局。

  2018年6月29日,兰州大成敦煌50兆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全面开建。范多旺他们与合作伙伴携手,朝着这一方向共同出发。2019年4月,项目中八十分之一的一个集热面积达15875平方米、长度达1100米长的标准集热支路建成,期间兰州大成委托德国权威测试机构,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测试,最近公布测试结果:“兰州大成熔盐菲涅尔集热支路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考虑到其大型尺寸,该性能实属卓越。”该项目占地4700多亩,太阳能集热面积127万平方米,年发电量2.14亿度。

  2019年12月31日下午,该示范项目在敦煌光电园区顺利并网发电,成为我省首个本土企业提供核心技术并承担主要建设任务的国家光热发电示范项目。

  “现在,我和团队同事们正在敦煌西戈壁上艰苦奋斗,马上就要全面建成全世界第一座50兆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的电站,这是习总书记倡导的能源革命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的示范项目,也是我省连续三年的省列重大计划项目。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这一项目的重大意义在于,通过我们的成套技术,把本来间歇性的太阳能,通过高温熔盐的储热,变成取之不尽,24小时随时可以发电、连续供能的基础能源,能实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我们正在验证未来能源的一种清洁解决方案。”电话那头,是范多旺抑制不住的喜悦。

  “绿色发展是我们的国策,不论是绿色镀膜还是清洁能源,都是为了绿色发展,为国家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也为后人树立一个典型。多少有点引以为豪的是,我们在聚光太阳热能领域取得了良好成绩,也是为绿色镀膜开拓了一片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我和我的团队始终坚持初心,不忘初心,凝心聚力,科技强国。”

  “我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目前正在规划新一代光热电站,为清洁能源消纳与外送继续提供正能量。”

  义无反顾奋斗奉献

  有人看到范多旺40多年来取得如此多的荣誉,心生羡慕,“范老师,你这一路顺风顺水呀。”

  范多旺诚恳回答:“我现在不管任何时候,也达不到顺风顺水的状态。我的头脑非常清晰,时刻提醒自己,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我经常在脑子里想,在会议上对同事们说,我的老家有句俗话,‘碌碡(轴)已推到半山腰了,只能往上推,决不能松劲’,也就是俗话说的开弓没有回头箭。”

  当前,尽管国家出台了不少扶持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建设50兆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电站示范项目需要16.88亿的投资,作为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兰州大成科技公司没有直接融资能力。“为了这个项目融资原因,我和团队主要成员,把包括个人房产、公司股权等都抵押给了融资合作伙伴。所以如果项目有任何闪失,我和团队主要成员将面临着非常大的风险。即便这样我们也义无反顾,决不后退,一定要做成这件事,就跟《士兵突击》中许三多说的,‘这件事有意义’。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绿色发展,值得我们为它承担风险,为它拼尽全力。”范多旺还多次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到处争取政府政策支持。

  “经常遇到‘玻璃门’‘旋转门’,什么门都会遇到。作为科技工作者的我不擅长解决这一类问题,但又必须面对、必须要解决。现在最难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关键的融资问题,怎么找钱,怎么把项目做成,而且怎样按照市场规律去做,政府不可能直接投资,想尽一切办法,四处求人成为常态。我经常给同事说,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了,对国家的贡献就摆在那里。因为我们做的是崇高的绿色发展事业,为了这个事业就不要怕去求人,不要怕丢面子。把事做成,做出结果,这才是最主要的。”

  曾有来访的专家问:“范老师你是从哪儿留学回来的?”范多旺回答:“我是兰州铁道学院毕业的,土生土长的兰州交大人,交大培养了我,支持了我,成就了我和团队,我感恩母校,感恩工作41年的兰州交大。”

  “虽然年龄大了一些,但为了家乡,为了甘肃,为了国家的发展,继续努力,作些实实在在的贡献。”范多旺坚定地说,“要成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科技带头人,就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到未来发展和行业需求,提前做好行业规划,我和我的团队正在规划‘十四五’怎么干的更好。”

  “科技强国,我们有责,我们创新,我们快乐。”

  永不停息,永不满足。

  这个在太阳下奔跑的人留下的是最美身影。

  专家简介

  范多旺,1978年7月兰州铁道学院(现为兰州交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奋斗了42年。兰州交通大学聚光太阳能关键组件和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现主要从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自动化和太阳能专业。1989年被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1992年被评为“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2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励;2005年获“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2005年被评为 “兰州市科技功臣”;2006年被评为“甘肃省十五期间十大杰出科技人才”;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被评为“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2011年被评为“甘肃省科技功臣”;2012年获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中组部、中宣部、科技部、人社部“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励。

注:本文章转载自甘肃科技报,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