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委省政府发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若干措施,其中在推进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方面,明确将推进共和、德令哈、乌图美仁光伏光热园和西宁东川工业园光热产业园建设,适时开发木格滩地区光伏光热资源。而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工业体系方面,将围绕打造世界级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和无机盐化工产业基地,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设盐湖科技创新中心,推进盐湖产业向新材料领域拓展,推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光热熔盐生产基地。
此前,青海省张黎副省长赴海西州调研科技创新工作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攻关,充分依托青海省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在参观考察了青海中控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基地时,也对企业干部职工扎根高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对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近日,海西政务在《新基建推动青海省海西州“风光储输”产业快速发展》一文中,用【“光”彩夺目】为标题报道了太阳能光热发电取得的成绩。
青海省海西州年平均光照3000小时以上,可利用小时数达到1650小时以上,每平方米平均总辐射量近7000兆焦,属于我国太阳能资源A类地区,且高于A类平均值。 可用于新能源发展的用地达10万平方公里,是全国特定风光资源下的稀缺土地资源。
图: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
图:中控德令哈10MW塔式太阳能光热示范项目
图:中广核德令哈50MW槽式太阳能光热电站
图:鲁能海西州50MW光热发电项目
青海省海西州建成太阳能热发电项目4个——青海中控德令哈10MW及50MW塔式光热示范电站,中广核德令哈50MW槽式太阳能光热电站,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50MW塔式光热电站;海南州建成了中电建共和50MW塔式光热电站。青海省共有210MW太阳能热发电项目装机容量,成功建设了全国首家商业化运行的塔式和槽式太阳能电站,首个“国家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成为国内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建设的“高地”。
图:中电建青海共和50MW光热电站
此外,文章还以【“储”能蓄锐】简述了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储能优势,鲁能海西州格尔木700MW“风光储输”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成为国庆70周年献礼项目等案例。
图: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二元储热熔盐罐
在储能产业链上,成立于2014年的青海爱能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立足研发、中试及产业化生产线的资源,积极布局储能材料、材料生产装备及生产线技术。目前在德令哈市建成年产10万吨的多元熔盐储热材料生产线;国内建成唯一的标准化的熔盐危化品仓库。有助于推进青海省实现“打造全国重要的光热熔盐生产基地”的目标。
前不久,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2019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太阳能热发电站产业链长,对拉动传统制造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创造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工程数据显示,一座带7小时储能、装机容量5万千瓦的塔式光热电站投资约15亿;其中,混凝土、钢材、玻璃以及硝酸盐等原材料用量分别约为3万立方米、1.7万吨、0.6万吨以及3.5万吨,包括聚光器、跟踪装置等光热发电专有设备用量上万套。这不仅能够消耗大宗原材料的过剩产能,还可以促进我国传统制造业向新兴高技术产业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此外,作为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极低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带有安全环保的熔盐储能系统,是解决当前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对电网安全性影响问题的重要途径。电规总院以目前新疆电网为例进行过模拟计算,假定建设光热发电机组从100万千瓦至500万千瓦,可减少弃风弃光电量10.2%-37.6%,显著提高了电力系统接纳光伏发电和风电的能力。光伏发电要为电力系统提供可靠的电力,则必须配置至少6小时的储能电站(满足晚高峰电力需求);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光热发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要优于光伏+电池储能。
作为一种集发电和储能为一身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光热发电具备承担基础负载和电网调峰的能力,未来有望在这些综合能源基地或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外送基地中发挥优势,并在输电通道中发挥稳定功率、灵活调节的作用。而对于光资源和熔盐资源非常丰富的青海来说,具备打造光热发电产业链和开发光热发电项目的先天优势,截止目前国内已建成投运的商业化光热电站有一半都位于青海。同时,大型光热发电项目的开发也将对带动当地经济,平衡地区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董清风 综合自:青海日报、海西政务、青海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