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迪拜950兆瓦光热光伏混合项目部分机组已并网,开始向迪拜各地输送电能

时间:2022-01-11 18:26来源:人民日报
  1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的文章。文章指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共建“一带一路”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一个个绿色项目不断从愿景变为行动和成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阿联酋迪拜太阳能电站项目有望让32万户家庭用上清洁电力。

阿联酋迪拜太阳能电站项目有望让32万户家庭用上清洁电力

本报记者  周  輖
  烈日下,阿联酋迪拜马克图姆太阳能公园内,高达262米的集热塔显得格外高大,环绕在高塔周围,由一片片集热镜和太阳能面板组成的方阵正在中外工人的共同建设下不断扩大。
2021年11月8日,在阿联酋迪拜太阳能电站项目现场,工作人员在集热塔内部施工。(周 輖摄)
  这座太阳能公园位于迪拜市区以南约65公里处的沙漠腹地。由上海电气总承包的迪拜700兆瓦光热和250兆瓦光伏太阳能电站项目坐落于此,是该太阳能公园第四期开发项目。该项目占地44平方公里,相当于6000多个足球场大,是现今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投资规模最大、熔盐罐储热量最大的光热项目。目前项目处于土建和安装双高峰阶段,最多时有9000余名中外员工在岗工作。
  项目总负责人赵辉站在项目沙盘前,向记者介绍电站利用光热发电的原理:通过塔式和槽式光热机中安装的7万片集热镜,将大面积的阳光反射并汇聚到太阳能收集装置,在太阳能的加热下,收集装置中的熔盐升温并熔化为液体,流入高温熔盐罐中储存。需要发电时,高温熔盐罐中的熔盐将水加热形成蒸汽带动发电机发电。与普通光伏电站仅能在光照充足时工作不同,该光热电站项目的一大特点是能够大量储存阳光充沛时产生的热能,并在夜间或阴天时提供稳定的电力,做到24小时连续稳定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近期,项目部分机组已经实现并网,开始向迪拜各地输送电能。”赵辉表示,阿联酋政府在“2021愿景”中提出了能源多样化、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目标。“2050能源战略”进一步提出,到2050年,清洁能源在阿联酋能源结构中占比要从目前的25%提高至50%,发电过程中碳排放减少70%。“项目完全投产后,将为阿联酋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助力,让32万户家庭用上清洁电力,每年可减少160万吨碳排放。”
  “还记得项目启动之初,我们站在这里,放眼望去都是无边无际的沙漠。如今看到规模宏大、排列有序的发电设备已经初步建成,这让我们感到既欣慰,又自豪。”法索尔是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施工经理,已有15年的相关从业经历。他说:“加入中国企业参与项目建设的这几年,我感受到了中国同事们的友好和专业,中国团队有经验也有担当,我们在互相学习中不断进步。”法索尔说,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企业一直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尽可能减少项目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令人欣喜的是,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周边的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在一片片太阳能面板下方的黄沙中,出现了零星绿色,这些奋力生长的小草被员工们称为沙漠中的“绿色浪漫”。原来,土地的平整、装置的植入起到了固沙作用,不仅使周边的沙尘天气有所减少,也为植被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集热镜的反射,镜下太阳能辐照减弱,镜面清洗时有水渗入沙中,最终让沙漠中长出了小草。
  “蜥蜴、骆驼、羚羊、赤狐……这些当地的野生动物并没有因为这项超级工程的建设而离开这里。”健康安全与环境经理穆罕默德·本哈德姆说,项目建设过程中,上海电气的员工们时刻把生态保护放在心上。在建设初期,项目部特地聘请迪拜当地专业的动物保护机构对项目现场进行勘察,监测该地野生动物的行动轨迹,并按照当地常规做法,在围栏每隔200米处设置一个开口,放置食物和水,吸引留在场区内的野生动物等,并最终将它们安全地移至工地外。“我们当时一有时间就和动物保护专家们聚在一起,潜心研究这些野生动物的习性,都成了半个动物学家了。”
  除了野生动物,工地内还生长着200多棵树木。如何保护这些在沙漠中生长多年的珍贵树木,确保每一棵树木能够被安全移植,也让项目组用尽了心力。据介绍,项目团队为此请来了专业机构,在正式移树前,事先用GPS对树木逐棵定位、编号,再连续浇上10天水,并在沙漠中专门修一条路,方便车辆运输。“保护环境,造福民生,中国企业做出了优秀的示范。”法索尔深有感触地说。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01月11日 18 版)

注:本文章转载自人民日报,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