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专栏
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徐建中院士表示,太阳能热发电在未来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人才非常重要!他鼓励青年学子,要趁大好年华,全力探索利用太阳能的科学技术问题。
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助推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高质量发展,为行业营造尊才、爱才、聚才的良好氛围,特别开设了【研究生专栏】,通过报道同学们身边的榜样,推动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
本期人物为“第十届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优秀报告三等奖获得者——英国利兹大学博士研究生刘青阳同学!
人物小档案
刘青阳,2019年获得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Anne Neville院士和Richard Barker教授,主要从事光热发电场熔盐腐蚀下的选材工作。
2019年获得利兹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获得学术三分钟竞赛冠军;2018年北京科技大学“吴佩芳”特种奖学金。
发表的学术及会议论文:
在第十届(2020年)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上,刘青阳同学的《光热电站用不锈钢和镍基合金在热循环条件下熔盐腐蚀机理研究》口头报告荣获优秀报告三等奖,并获得“德芳太阳能热利用奖学金”。该报告是在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实习期间,与同事一起,结合工程实践,进行的熔融盐的高温腐蚀机理和热循环对失效机理影响。
刘青阳同学表示,一直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对光伏,风力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和不稳定性有明确的认识,但太阳能热发电的认识还相对局限。他认为在大力发展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科学研究的同时,需要更多科普类的讲座和推广,让更多人认识到太阳能热利用在未来几十年对“双碳”目标的作用。
据了解,刘青阳同学从硕士研究生期间便积极参与研发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他进行了“汽车用锰钢环境开裂失效机理及研究(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文章撰写、结题报告)”“汽车用锰钢烘烤脆性机理研究(文献调研、项目书撰写、制作答辩PPT、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航空航天用钛合金材料服役安全评估和寿命预测(实验方案设计、项目数据补充、结题PPT撰写)”等工作。
在博士研究生期间,他参与“UKRI”项目,进行“Hydrogen degradation”和“Corrosion mechanism in Solar energy”等工作。
在校期间,他是一名校团活动的积极分子。在担任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会部长、主席期间(2017.1-2018.7 ),发起策划研究院首届师生综合运动会(900人)、组织元旦&毕业晚会(500人)和八院联谊晚会等大型活动,赢得师生广泛好评。在担任北京科学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环境断裂实验室党支部书记期间(2017.3-2018.3 ),完成各项组织生活会,红色1+1,基层立项等活动;在任期间共发展党员11人,获研究生标兵党支部荣誉称号和基层党组织活动一等奖。个人获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在供职北京科技大学学生会学习部期间(2013.3-2013.7 ),组织“辩论风情”辩论赛(初赛决赛15场),创办“酷玩英语”学习角,参与人数超过2000人;在外联部供职期间,带领7人团队拉取总金额超一万元的赞助。
同时,他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浙江久立特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人才交流中心,新东方教授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课程运营、优能中学推广管理中心,金川公司进行相关工作和历练。
在谈及英国与国内求学和研究工作时,刘青阳同学说,英国的博士培养基本上属于“放养”,导师的职责以鼓励为主,“逃避”为辅;和国内导师push学生不同的是,英国都是学生push导师,而且不需要帮导师做任何无关自己课题的事情。英国大学对论文发表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但对毕业大论文的要求很高;自己需要对自己的毕业和论文完全负责,包括可以自己选答辩委员会人员,推荐给导师,自己决定要答辩的日期,让导师给你安排。这些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模式——做科研可以说是可以完全沉下心去做,基本上没有内卷这种事情。
“在宽松的学术氛围中,你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面呢?”刘青阳同学回复,自己的切身体会就是,无论国内外的导师,在刚开始确认研究方向的时候,问你研究兴趣和爱好时候,一定按照自己的心意走。因为他们真的会因为你的兴趣,为你提供一切尽可能的资源,因为你的所有研究兴趣基本上在相关学科内,你的导师都有更多的经验和人脉,所以,不要以为导师只是象征性的问问,他们真的会很认真的考虑你的选择和回答,这是我多年之后和导师聊天时候才真正领会到的体会。这在以后的工作中,很难有这样的自由度,所以在比较简单单纯的学生科研时代还是好好珍惜。做了决定,就不要后悔,喜欢屈原的一句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对于参加太阳能光热联盟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刘青阳同学感触颇多,他说,在这个活动上,认识很多优秀的同行;不管是同龄人还是年长的老师们,大家针对学术的东西进行讨论,也很大程度治好了我的“社恐”,因为在英国学习的时候,除了导师,基本上没有第三个人能讨论你做的东西,有时候还是很自闭的。认识的这些同学和老师,比我三年认识的总数还多;在现场听报告时,还能当面请教很多问题,这是非常难得的经历,让我铭记。另外,我也非常喜欢昆明这座城市,对当时举办学校云南师范大学好感倍增!
最后,刘青阳同学透露,将在完成博士答辩后,开展博士后研究。因为国内疫情的不确定性,所以决定在英国多待一年再准备回国工作的事宜。
青春在人生的风雨中,
积淀奋斗的力量。
再回首,
才发现原来奋斗过的青春,
才是最美好,最充实的。
学思结合,明辨笃行
科研之路从来都是不容易的
刘青阳同学
愿大家一路前行
与更美好的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