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为中老合作增添“光”和“热”

时间:2023-05-24 15:34来源:云南网
  近日,云南网刊发题为《共享繁荣路 同饮一江水|联合实验室为中老合作增添“光”和“热”》的文章,报道了国家光热联盟理事单位——云南师范大学、老挝可再生能源与新材料研究所签约,共建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从2013年到2023年,十年里,联合实验室不断成长,为老挝的可再生能源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区域合作增添“光”和“热”。
  全文转载如下:
  你知道中老两国的联合实验室吗?
  2013年9月3日,在中老两国科技部的支持下,云南师范大学、老挝可再生能源与新材料研究所签约,共建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
  2018年1月,联合实验室在老挝万象举行落成揭牌仪式。同年11月,云南师范大学被昆明市人民政府邀请作为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第一批合作伙伴,建设“昆明—万象科技创新中心”。
  这间联合实验室由云南高校与老挝方面合作,围绕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这条主线,开发与利用中国和老挝可再生能源,希望让中老成为推动东盟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推广的中坚力量。
  从2013年到2023年,十年里,联合实验室不断成长,为老挝的可再生能源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区域合作增添“光”和“热”。
  01技术与人才 发展利当下 
  “我们的中老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又有新进展了!”5月,接受记者采访时,云南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高兴地分享了这一喜讯。
  不久前,由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简称:联合实验室)采购材料并给予技术指导,老挝能源与矿业研究所参与研发的一批示范工程顺利通过了视频验收。
  这批通过验收的工程包括:在老挝养猪场、研究所、琅勃拉邦国立医院和学校等地建成了1座沼气技术系统示范工程、1座光伏大棚系统示范工程、2座太阳能热水系统示范工程、1座太阳能干燥系统示范工程、1座太阳能制冷系统示范工程及18盏太阳能路灯。
  工程实施后,示范实施效果良好,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条件,也帮助当地居民提升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观念和意识。
  十年来,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老挝具有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专业人才、科研力量和基础设施制约,在该领域的发展不突出,也制约了其经济社会发展。
  除了“送项目”“送工程”,联合实验室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老挝培养科技人才。作为联合实验室的中方实施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每年都会录取2名至4名老方人员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几年来共录取23人攻读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目前有13人已学成归国,并成为联合实验室的核心骨干。
  老挝留学生维莱通·延米赛就是其中之一。从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他如今是老挝能源与矿业部可再生能源与新材料研究所替代能源处副处长。
  今年,为继续开展联合实验室的第3期合作项目,维莱通再次来到云南师范大学,并将在此度过一年的工作时间。
  “目前,我主要负责太阳能温室大棚、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系统、沼气系统、太阳能真空管干燥等新能源设备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联络工作。以前,这些设备主要用于研究,现在,它们将逐渐投入到农业生产生活中。”维莱通·延米赛说,希望以后新能源在老挝的使用范围更广、希望新能源经济助力老挝发展。
太阳能热水系统示范工程
  友谊与收获 携手向未来
  经过十年的发展,联合实验室2013年定下的目标和愿景,如今已逐步变成现实:老挝已建成太阳能光伏系统实验室、太阳能光热利用实验室、生物能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实验室、太阳能产品利用质量检测中心等专业实验室以及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太阳能取水工程、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冰箱、太阳能干燥、太阳能热水系统、户用玻璃钢沼气池、半气化炉等20余座可再生能源集中示范区。
  老挝民众也从这些合作中享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联合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陈玉保回忆,2018年9月,中方代表团到万象省一户农户检查玻璃钢沼气池示范项目运行情况时,这家的女主人就拉着陈玉保说个不停。因为听不懂老挝语,一头雾水的他被拉到木瓜下,看着女主人用手指着树上结的木瓜,又再指向旁边的沼气池,这下陈玉保恍然大悟:“原来她想表达的意思是,自从建了沼气池、使用沼液施肥后,结出来的木瓜个头比以前大很多。”陈玉保笑着说,从这个农家院的小插曲,可以看出民众真心感受到了示范工程带来的利好。
  在老挝民众口中,因为联合实验室发生的变化还有很多:太阳能光伏提水项目大棚解决了老挝村民取水难的问题;太阳能路灯解决了夜晚行路照明问题;半气化炉(气柴灶)解决了老挝居民使用薪材成本高、碳排放高、能源利用率低、环境卫生差等问题……
  此外,随着联合实验室的作用日益显现,人们也开始转变思路,从向山林要能源转为向科技要能源。
  陈玉保说,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相关目标的达成,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理念在老挝落地生根、不断发展,推动了老挝的绿水青山保护工作。
  而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不仅于老挝有利,也利于整个区域发展。正是基于联合实验室的重大成果,“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成功入选“科创中国”2021全球百佳技术转移案例。
  各方都期待着,未来,联合实验室带来更多的“光”和“热”。
  记者:覃雪丹 熊燕 摄影报道

注:本文章转载自云南网,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