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青海省光热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2024年至2028年年底,经青海省级发展改革、能源主管部门评审认定,纳入全省年度光热发电示范(试点)开发计划,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并单独建设的光热发电项目,自投入商业运营之日起,上网电价按每千瓦时0.55元(含税)执行。上述光热项目不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请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按照绿电优先的原则开展科学调度,切实发挥光热发电顶峰、调峰、调频、备用等作用,助力全省能源电力供给平稳高效运行。
该政策的发布,引发业内极大的关注,为此,太阳能光热联盟秘书处采访了联盟专职副理事长刘路平教授级高工,这位长期奋战在太阳能光热发电科研技术领域的一线专家,请他谈谈该政策的出台将对行业有哪些意义。
青海省发布政策时机与外部条件
青海省的纯光热政策有利于当地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根据国家官方网站公布的2024年全国31省市区GDP预测数据,青海省GDP总量在全国范围仅高于西藏;根据青海能源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青海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过85%,受限于就地消纳能力不足,2024年新增投运的光伏项目平均弃电率已超过25%。在青海省生态优先、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战略愿景下,光热项目的技术先进性、生态适应性、电网友好性、投资带动能力已经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与电网公司的充分认可,纯光热项目已具备了在青海省内试点推广的外部条件。
对适应新时期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的作用
青海省的纯光热政策有利于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在0.55元/千瓦时的电价政策下,当前在建在运光热项目的装机容量仍难以达到各企业收益要求。经初步测算,在考虑CCER带来的额外收益基础上,传统10万千瓦、15万千瓦塔式光热项目上网电价需达到0.63元/千瓦时才能满足全投资收益率5.5%的要求。但此次政策的出台无疑将促进光热项目的单机容量进一步增大,单机30万千瓦乃至规模更大的项目将逐步涌现,规模化效益将带来公用设施、镜场加工及组装等均摊成本的降低。
对光热发电技术进步的影响
青海省的纯光热政策有利于光热技术的科技创新。为了增加电站规模、降低建设成本、平衡电站收益,不同技术路线将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塔式光热会从传统的“一塔一机”向“双塔一机”乃至“三塔一机”过渡,在系统设计、控制策略等维度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槽式光热将在大开口集热器研发、新型集传热工质替代、集热器柔性连接装备研制等方向上开展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线性菲涅尔光热将在提高镜场效率尤其是冬季光学效率、提升二次镜成材率等方面开展技术迭代。
对光热发电投资企业的影响
青海省的纯光热政策短期内将影响部分投资企业的决策。光热打捆传统风光新能源的 “光热+”模式已基本获得了主要发电央企和上市公司的认可,但纯光热取消了高比率风光新能源配比指标后,部分单位将基于首批示范项目的电量达产率、纯光热项目对企业总体装机容量的提升率等因素审慎决策。短期部分企业可能维持观望态度,还需等待当前批次在建项目投运后的技术经济指标来综合研判。
连续性保障作用
青海省的纯光热政策具有较好的政策保障。此次青海省明确了电价、明确了不参与市场化交易,同时确定了全体工商业用户公平分担的“电价强制疏导”机制。但在青海省计划启动电力现货市场的背景下,纯光热项目参与现货市场、争取峰谷电价差与保障性收购的兼容性存在疑问?“电价强制疏导”机制下,是以0.55元/千瓦时直接结算?还是按青海在运的电化学共享储能项目,先以新能源标杆电价实时结算,再按电价差额每年一次性给予补贴?当前的政策中没有充分说明。
最后,刘路平表示,总体而言,青海省的纯光热政策是结合省内当前发展态势而制定的。从长远角度来看,有利于光热项目的进一步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有助于技术创新与产业链的成本降低。尽管短期内会有部分投资企业持观望态度,但未来2~3年,随着资金成本、工程造价的进一步下降,特别是随着运维技术的持续进步,当下政策的导向作用将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