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首批特聘研究员,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提出太阳能热发电的核心科学问题是非稳定光-热-功过程耦合,并以此制定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路线图,提出了四代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概念。主持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建设了:亚洲第一座塔式电站(2012年);我国首个太阳能跨季节储热项目实现了跨210天储热(2021年);全球首个聚光太阳能烧制水泥和陶瓷窑炉(2022年);全球首座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系统(2024年)。在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士领导下,2015年向国务院建议设立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及2022年冬季奥运会为零碳冬奥的建议和技术路线,得到国务院批准实施。主编了我国首部太阳能热发电国家标准(2012年),推动了行业规范化发展。截至2025年2月,H-index为51。获授权发明专利百余项,培养研究生72名(博士54人,硕士19人)。
2009年按照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发起创立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际能源署太阳能热发电和热化学组织(IEA SolarPACES)副主席、国际太阳能学会(ISES) Board Member,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委会主任委员,全国太阳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