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成本的途径——下一代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时间:2019-08-08 18:15来源:太阳能光热联盟
  目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成本还相对较高,除了规模化发展外,技术创新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将于8月20日-22日在杭州市举行的2019第五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上,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任姜培学教授、西安热工研究院煤基清洁能源技术研究所李红智所长、西安交通大学李明佳教授、浙江大学肖刚教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洪慧研究员、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陈康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白凤武研究员、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郑开云博士、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孟宪龙讲师将分别针对“下一代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精彩演讲。发言嘉宾题目及简介如下所示。
  第五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共同举办,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目前大会仍接受报名,近终版议程已经发布,可登陆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网站下载大会通知。
  姜培学:超临界压力流体流动换热规律与技术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现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工程热物理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曾任清华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1986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现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同年10 月公派到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热能动力系攻读博士学位。1991 年2 月学成回国,在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做博士后, 1993 年起在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任教,1997 年被晋升为教授,1998 年至2000 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工学院做访问学者。
  主要围绕清洁能源、空天动力、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利用等领域相关热质传递问题开展研究。深入研究并揭示了多孔介质与微/ 纳结构中热传递机理;阐明了超临界压力流体流动与换热规律、发展了跨临界循环理论;揭示了高热流密度表面热防护机理、发明了先进热防护技术。
  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00 余篇,被SCI 检索170 余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0)、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13)、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009)、第八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05)、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0)、《热工学》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2010)、北京市教学名师(2010)、北京市教育先锋先进集体(负责人,2011)、清华大学杰出博士后校友奖(2017)。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 项(2014)、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 项(2012)、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 项(2017)。自2014 年连续5 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
  担任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二氧化碳资源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二氧化碳资源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国家863 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可再生能源技术主题专家、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传热传质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多个国际和国内期刊编委。俄罗斯国立研究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名誉教授(2017)、英国诺丁汉大学名誉教授(2018)、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客座教授(2017)。
  李红智: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的机遇、挑战与实践
  博士,现任西安热工研究院煤基清洁能源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2009 年在德国阿海珐西门子技术中心访问研究,2010~2011 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研究。近年来先后获得陕西省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中国电力优秀青年工程师和中国能源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
  长期从事超临界流体先进动力循环及化石燃料洁净燃烧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作为项目或技术总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和中国华能集团重点科技项目等20 余项。发表论文50 余篇,其中SCI收录20 余篇,出版英文专著1 章, 授权专利或软件著作权70 余项,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主旨或特邀报告并担任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
  作为第一完成人,近年来开发的“超低氮气体燃烧技术”获华能集团科技进步奖,并在电力及石化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明佳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利用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本科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 U.K)、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K),博士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U.S)联合培养。
  近几年的研究结果发表在JCR 一区的Applied Energy、Energy Conversion Management 等本领域国际著名期刊上63 篇,国际会议论文18 篇;ESI 全球TOP1% 高被引论文8 篇,ESI 全球TOP 0.1% 热点论文2 篇,6 篇入选ESI 库中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 项,软件著作权3 项;并做国际会议特邀报告6 次,担任国际会议分会主席5 次,国际会议口头报告11 次,H 因子21。
  获亚洲热科学青年科学家奖(AUTSE Young Scientist Award),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首批青年杰出人才,吴仲华奖励基金优秀研究生奖等奖励。作为主持人,先后主持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人才项目22 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科委、航天集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装备预研联合基金等项目。还是国际著名期刊Energy(JCR TOP 期刊)的客座编辑,美国ES Energy& Environment 期刊编委,还是Applied Energy、Renewable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 等数十余种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2018 年第16 届国际传热大会International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Young Scholar Meeting 组织委员会成员;2018 年作为大会秘书长协助会议主席成功举办了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ercritical CO2 Power System 国际会议。项目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均被国家节能中心采纳并发布,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肖刚:太阳能高温集热与热化学储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工学博士,教授,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2001 年7 月获武汉大学学士学位, 2006 年6 月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2006 年 6 月进入东南大学工作,2008 年4 月晋升副教授,2009 年-2010 年赴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访问进修,2010 年11 月调入浙江大学, 任副教授, 2014 年12 月晋升为教授。
  主要从事太阳能与生物质能高效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 SCI 论文50 多篇,ESI 高倍引论文1 篇,SCI 他引1000 多次;授权国际专利5 件(美国2 件、日本2 件、澳大利亚1 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0 多件; 获得软件著作权7 件。
  受邀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委、杭州市萧山区“科技进步奖”评委。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特种发动机分委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火力发电专委会第一届新能源学组委员、浙江省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浙江省电力学会理事会编辑工作委员会委员。
  洪慧:光伏光热互补氢电联产关键技术
  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聚光太阳能热化学发电与制氢、太阳能与其他能源互补能量转化研究。
  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规划探索项目(8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子课题(973)、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等科研项目。
  发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论文80 余篇,国际期刊SCI 论文60 篇。曾获第3 届“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 Energy”Best Paper,第19 届 “ECOS Young Scientist”。授权国际专利2 项, 国家发明专利27 项;获全国优秀专利奖1 项。担任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能源与环境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陈康:基于液态金属传热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研究
  博士后,就职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金属泡沫强化传热、太阳能热发电热力系统研究。
  白凤武:石英玻璃管束内自由下落式固体颗粒吸热器性能研究
  博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院教授,北京市太阳能热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太阳能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太阳能》、《太阳能学报》编委。
  作为主研人参与了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的研究和建设,负责完成 电站的储热系统设计,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 863 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研制了我国首台1MW 热功率的空气吸热器及系统、10kW 热功率的固体颗粒式空气吸热器、多种技术方案的承压式空气吸热器,支持建立了固体储热器热性能测试平台等,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方面已发表学术论80 余篇,获得40 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郑开云:集成吸收式热泵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现担任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先进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技术研发及其在太阳能热发电、火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孟宪龙:SPS-ALPHA 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传输特性与优化研究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系,导师夏新林教授。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讲师。
  长期从事聚光太阳能利用及辐射换热方面研究,近期关注聚光光伏多场耦合、空间太阳能利用、群智能优化及航空发动机气膜冷却方面的多学科交叉与创新。  
  曾获得国际宇航协会空间太阳能研究竞赛冠军,担任空间太阳能卫星中国推进委员会委员。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国家博士后一等、陕西省博士后特等项目,发表论文10 余篇,民用和国防专利公布10 余项。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