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守初心话创新,第十届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在云师大召开

时间:2020-09-19 21:50来源:太阳能光热联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研究更是如此,9月18日,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承办的“第十届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下文简称论坛)在云南昆明顺利举行。
  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国利兹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0余名导师和200多名学生齐聚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太阳能研究所),围绕太阳能聚光、吸热、储热、换热、太阳能多能互补、太阳能制冷等研究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学术碰撞与切磋。论坛导师报告环节由太阳能光热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杜凤丽女士主持。
图:第十届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现场
  领导寄语:鼓励同学们加强交流、拓展朋友圈、学有所获
  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黄海涛,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莹参加了开幕式,并代表承办方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诚挚的祝贺,对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专家和研究生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黄海涛处长在致辞中介绍,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的高校,其前身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他表示,云南省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为云南省能源的清洁低碳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总书记的讲话为青年、科学家、学者和研究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国家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体力支持下,我们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也迎来了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
  今天我们以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组织召开的研究生论坛为契机,邀请了来自天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专家学者,将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论坛也将为研究生们提供展示成果,交流探讨相互学习的平台。希望同学们在碰撞中激发思维,在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不断突破自身的思维边界,坚定不移的以求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专注于自己的科学事业,为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智慧。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刘莹介绍,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太阳能利用研究的单位之一。学院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以太阳能、生物质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主要优势特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近5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973、86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项,教学成果奖1项,出版教材专著11部,获授权专利70余项,转让或被采用的科研成果多项,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国内一些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有长期的合作与交流。
  学院在开展太阳能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太阳能干燥,太阳能光伏水泵、太阳能中高温系统及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同行中具有明显的研究特色和优势。目前建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老挝国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联合实验室,云南省太阳能研发中心,云南省高校太阳能工程研究中心,并成立了西部高原地区太阳能有效利用及可持续开发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太阳能利用研发领域云南省创新团队等。面向东盟、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多次举办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的国际培训班,共同推动与促进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利用。
  今天很荣幸通过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邀请到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们齐聚学院,就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深入交流。感谢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为广大研究生们提供展示自我和研究工作的平台,同时也为相关企事业单位人才选择创造机会。希望通过此次研究生论坛,同学们能深入交流,增进交往,收获满满,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导师特邀报告: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激发思维创新
  天津大学教授、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力进行了题为《同质理论类比下的热力学定律与空间猜想》的报告。
  他从盲人摸象的释义,延伸到大道至简之人类认识世界的探索性研究真谛。经典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他通过对比几何学公设和经典热力学基本定律,对同质理论类比下的热力学定律与空间进行了猜想,从而得出热力学思考的整体框架。前沿的学术思考与开拓性思维,体现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治学精神,值得学子们深思。
  内蒙古工业大学闫素英教授作了《基于镜面积尘的槽式太阳能系统聚光集热特性研究》的报告。
  她针对积尘时间、积尘密度等对聚光镜反射率以及能流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聚光镜相对反射率和能流密度下降规律,并可对地区槽式聚光镜面积尘规律进行预测,为在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运行实践过程中,确定该地区季节的最佳除尘时间提供了试验依据。通过积尘对槽式太阳能系统集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探索高效除尘周期和方法,结合气候条件,给出不同季节最优的除尘时间间隔。通过沙尘暴、冰雪、雨季、雾霾天气等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积尘研究,将进行高效除尘方案研究、除尘装置研发。
  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雷标结合中英合作研究与创新桥计划项目作了《熔盐蓄热分布式太阳能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提升与工程示范》的报告。
  他表示,太阳能热发电具有输出电能品质高、清洁无污染等优势;而熔盐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理想的传热蓄热介质。他对北京工业大学在熔盐传热蓄热、有机朗肯循环研究进展及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成与运行等研究和成果进行了介绍。他指出,熔盐蓄热小型分布式太阳能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提高有机朗肯循环的工作温度(中高温有机朗肯循环)和相应的热电转换效率,研制封闭式膨胀机(必需改善内置发电机的冷却条件),完善产业链、依靠规模来降低成本,以及研制自控系统实现太阳能热发电机系统一键启停等。
  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王云峰教授代表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老挝国家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西部高原地区太阳能有效利用及可持续开发教育部创新团队作了题为《高寒地区太阳能贮能与热泵耦合干燥藏药研究》的报告。
  报告介绍了其研究团队为解决高寒地域干燥效率低、时间长、干燥标准体系缺失、干燥工艺无针对性技术瓶颈,拟应用云南师范大学在热泵技术及高效节能利用上的先进技术与成功经验, 构建稳定、高效、低能耗的太阳能贮能热泵耦合模式与干燥技术支撑体系,形成藏药干燥核心技术。并针对农作物干燥特性规律,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且适应昼夜温差大的环境特点,开发出太阳能与热泵耦合的干燥系统。该干燥系统具有节能和经济优势——与传统热泵干燥系统相比,预计节能30%以上,干燥效率提高20%以上;而且太阳能与热泵联合干燥模式下的最大平均制热系数(COP)与在热泵单独运行干燥模式下相比,提高23%。并指出高寒大温差地区藏药干燥的外观形状(色泽、皱缩程度)及内在品质(药物含量、污染物种类)亟待评价指标体系。
  青年学子报告:精彩展示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研究热点和个人风采
  在9月18日下午以及9月19日上午的时间里,24位研究生针对太阳能中低温热利用、高温热发电、储热等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了演讲。每一个报告都引发了积极的提问和交流。
  为推动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为广大研究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和研究工作的平台,同时也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创造物色人才的机会,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于2011年发起举办了“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先后在华北电力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成功举举行,累计参会人数700余人,受到了师生们和企事单位的广泛好评。
  闫素英教授表示,她是2017年第一次参加研究生论坛,论坛让她以及她的学生受益良多。不仅学习了新的技术,更是开拓了思维,开阔了眼界,明晰了研究方向,因此现在每年都积极带着学生参会交流。刚入职云南师范大学的张莹老师透露,她就是通过论坛认识了天津大学的赵力教授,从云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了赵力教授的博士生,毕业后又回到了云南师范大学工作。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研究生队伍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力量,是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正是秉持初心,为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广大学子搭建平台,促进交流,助力提升。愿我们的青年人在逐梦的路途上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图:部分研究生和导师合影留念
(董清风 报道)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