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由英国伯明翰储能研究中心(BCES)和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GCCCD)发起的第六期储热技术国际研讨会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举办,并由DeepTech视频号和络绎科学APP直播。会议的主题为“热化学储能技术用于供热和供冷脱碳”,主要探讨了热化学储能技术在热能储存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会议由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伯明翰大学伯明翰储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龙教授发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向雷教授和牛津大学聂彬剑博士负责组织工作,伯明翰大学李永亮教授、德国宇航中心丁文进博士、北京理工大学谢鹏博士、江苏金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金翼博士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杨立中博士协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2500余人参会。
本期会议由山东大学李英杰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童莉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徐会金博士和英国杜伦大学马志伟博士四位特邀嘉宾围绕会议主题,为参会人员带来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会议上半场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向雷教授主持。首先,山东大学李英杰教授做了题为“钙循环热化学储热中的材料反应性能研究”的主题报告。他以太阳能热发电为主要背景,对比了多种不同储热技术,以钙基热化学反应性能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钙基材料的加压碳酸化储热性能,介绍了改善储热活性和吸光性能的方法,并从不同流动状态下钙基材料的储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蜂巢结构钙基材料的热化学储热性能,提出了后续在聚光热化学反应装置中的蓄/放热性能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徐会金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气固两相反应在化学储热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探讨”。他围绕热化学储热技术的研发,阐述了储热材料、储热反应过程和储热装置等方面最新研究进展。在化学储热材料方面,分享了反应性能、热性能、稳定性和渗透性等方面的研究,在储热系统方面,对反应器的结构形式的设计,传热结构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气固反应过程的研究,对未来开展储热和储氢结合及储热与碳捕集结合的应用技术研究进行了简介。
会议下半场由牛津大学聂彬剑博士主持。北京科技大学童莉葛教授做了题为“热化学储热系统实验及性能优化”的主题报告。她以热化学吸附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热化学吸附用储热材料以及热化学吸附储热装置的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并以供暖为对象阐述了50kW热化学吸附储热装置的示范应用研究,展示了示范装置的最新试验进展。
英国杜伦大学马志伟教授做了题为“热化学吸附与气体压缩、膨胀的结合”的报告,他介绍了氨气与无机盐体系的热化学吸附技术研究进展,将该热化学吸附技术与气体压缩膨胀系统结合,实现了热电的联合储存,并可以实现低品位热能的储存,释能时既可以提升释热品位又可以以电能的形式释放,满足不同能源应用需求,随后又介绍了热化学储热在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研讨会最后环节是沙龙讨论。四位特邀报告人对会议过程中听众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回答,同时与参会专家学者就热化学储热技术在供热,供冷等领域的材料和装置的研究工作开展了深入交流,并对热化学储热技术未来应用场景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参会者对本期会议研讨的内容反响热烈,认为会议拓展了参会学者的视野与研究思路,有望为促进热化学储热技术在供热和供冷等多个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为促进热能储存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伯明翰大学讲席教授丁玉龙博士于2020年组织成立了免费的科研交流平台——Thermal Energy Storage Development Association(TESDA),目前已有700余名成员。
自2020年起,TESDA与Birmingham Centre for Energy Storage、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GCCCD)一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免费在线专题研讨会——热能存储技术国际研讨会,探讨热能储存技术的最新发展,推进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研讨会前五期的主题分别为“储热未来展望”“太阳能集热储热与动力循环一体化”“储热技术的移动式/分布式应用”“储冷技术的移动式/分布式应用”“传蓄热介质的腐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