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名额有限,线上科普无限~~在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期间,太阳能光热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延庆太阳能热发电科普基地于5月18日10:15-15:00与您相约B站。宅家也能“涨知识”啦!快来Get太阳能光热发电知识!
直播账号昵称: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直播内容:
参观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延庆太阳能热发电科普基地
1. 参观科普教具
槽式发电系统、家用光伏系统、风力发电及原理、智能电网、抽水蓄能、综合可再生能源系统。
2. 多媒体互动体验类展教设备
利用声、光、电技术,将我国从古至今太阳能热利用以多媒体互动动画呈现。
3. 参观科普实验室
包括大气边界层风洞实验室、反射镜面形光学实验室、聚光器跟踪控制实验室、吸热管热损热力学实验室。
4. 太阳能光热科考路
走进定日镜场,近距离观摩光热电站的运行控制,了解太阳能光热电站相关知识。
5. 参观风洞实验室
体验阻力伞风洞实验。
延伸阅读: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简称:电工所)自1979年起就开始着手进行太阳能利用及热发电方面的研究。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研究部在太阳能热发电方面有较长的研究历史,取得一大批研究成果:
2012年12月,承担完成863项目“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建设完成1MW直接蒸发式(DSG)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聚光器(定日镜)面积1万平方米。
2014年12月份完成了973项目“高效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的基础研究”(2010-2014年),项目所属六个课题验收成绩均为优秀。
2016年7月完成了北京市科委项目“熔融盐吸热-储热MW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关键部件及系统研发”,建立了1MWth熔盐吸热蒸发系统。
2017年6月完成了863计划项目课题” 槽式集热、发电系统试验平台研究及示范系统”,建设了1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聚光器面积1万平方米。
2019年获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临界CO₂太阳能热发电关键基础问题研究”项目,开展国际最新一代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
研究团队获科技部颁发的“‘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获得科技部的“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奖。目前电工所已成为国际能源署太阳能热发电和热化学(IEA SolarPACES)组织中方代表和副主席单位,研究部主任王志峰研究员为副主席。2009年依托研究部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太阳能热利用与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2012年获批建设北京市太阳能热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工所先后研制了:
我国第一台碟式聚光器(1985年)
第一台槽式聚光器(1996年)
第一台碟式斯特林发电装置(2005年)
第一台太阳能热发电站仿真机(2010年)
第一台太阳炉(2011年)
第一部国家标准《太阳能热发电术语》
该标准第一起草单位(2010年)
第一座塔式电站(2012年)
第一座MW级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2017年)
电工所在定日镜、槽式聚光器、碟式聚光器、FRESENEL聚光器、太阳炉、真空高温集热管、熔融盐吸热器、混凝土储热、太阳能高温空气吸热器、流化床颗粒吸热器、储热材料和系统、太阳能电站系统设计和仿真等方面拥有专利200余项和SCI文章200余篇。
研究部拥有位于北京延庆的亚洲首座MW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和1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系统,以及一整套太阳能热发电集热实验系统,总占地面积为320亩。研究部开展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全场控制技术、高精度低成本定日镜技术、高可靠性吸热-传热-蓄热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了太阳能非稳态聚焦集热技术和发电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软件。
2015年研究部建立了国内首个太阳能热发电设备及配件检测中心,中心拥有定日镜光学性能试验平台、2.5米关键技术研究风洞、熔融盐工质热工水力学实验台、水/水蒸汽热工水力学实验台、槽式真空集热管热性能测试平台、高温空气为传热流体的固体储热器热性能测试平台、聚光镜面型快速检测平台、25kW热功率的高焦比室内太阳能模拟器、二维跟踪槽式集热单元热性能测试系统等一批太阳能热发电科研和测试平台。现已成为国家光热产业创新联盟的首家公共测试平台及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太阳能光热发电设备检测签约实验室。2020年获得国内首个太阳能热发电行业的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研究部研制的中国首台太阳能热发电站仿真机,已经自主研发了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镜场设计软件,并得到了商业应用。
研究部从2008年起开始创办了亚洲最大的太阳能热发电盛会——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并在连续八届后升华为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于2014年在北京组织了第20届国际太阳能热发电大会,来自全球26个国家的5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研讨。研究部从2011年开始,举办了多期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等培训班,并得到国家人社部、中国科学院人事局等多个部门的资助和认可,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人才。
2009年10月,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等六部委的共同推动下,56家国内知名的产、学、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科院电工所为创始单位和理事长单位,王志峰研究员任联盟理事长。
研究部在相关领域与国外多家著名研究机构有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与法国CNRS-PROMES,法国EDF,美国NREL,澳大利亚CSRIO,韩国KIER,西班牙IMDEA,阿联酋Masdar Institute,丹麦DTU等具有长期研究课题合作。
2014年提出建议设立张家口崇礼2022年零碳奥运专区,并于2014年主笔与兄弟单位一起编制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能源规划建议书——“零碳智慧能源城镇”规划研究报告》并针对该地区用能特点,提出了以储热和多能互补为核心的技术支撑体系,2015年7月获国务院批准建设崇礼“低碳奥运专区”。该建议也为科技部等三部委2017年制定的《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所采纳“将张家口崇礼区打造成零碳智慧能源城镇,实现赛间和赛后的建筑、生活、办公用能全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
电工所鼓励并支持中青年科技人才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以便及时了解国际上相关领域学科的发展前沿和动向,并积极为他们创造出国深造或培训的机会。太阳能热利用研究部的博士研究生均有在国外半年到一年的研究学习经历,学校和机构包括CNRS-PROMES,法国EDF,美国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澳大利亚CSRIO,韩国KIER,西班牙IMDEA,丹麦DTU。通过积极推动双方在学术上的交流,互派研究人员进行学习和工作,提高科研工作水平。
研究部从2010年起在太阳能中低温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产业化技术推广。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太阳能空气干燥,太阳能海水淡化,太阳能建筑采暖等方面的研究居于全国领先地位。近几年来,中低温的研究侧重于基于跨季节储热的建筑采暖。2018年建成我国首个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小型示范工程“张家口黄帝城小镇3000m³太阳能跨季节储热与供热系统”,目前正在开展中科院先导A项目子课题“太阳能集热储热多能互补零碳供热”。
研究部目前已形成以工程热物理为核心、包括光学、电力电子技术、机械、结构工艺、材料、发电等多学科领域的高素质人员团队,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与人才配比结构。为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建立了强大的科研基地,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推动国家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政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际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领域上占据了重要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