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大会在邯郸鲲乐湾召开

时间:2025-04-01 20:50来源:太阳能光热联盟浏览:
当燕赵大地的春风拂过镜场,折射出的不仅是科技的光芒,更是人类对清洁能源未来的无限追求。3月29~30日,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国家光热联盟)主办,邯郸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邯郸市文体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邯郸建旭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旭宸能源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国际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大会”在邯郸鲲乐湾召开。
大会以“绿色热能・驱动未来”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雅玲,邯郸市副市长苏艳华,河北省能源局副局长罗玉辰,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乔勇,邯郸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任鸿雁,科技部原政策法规司巡视员李新男,大会主席、国家光热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峰,邯郸市文体旅集团总经理蒿静飞,邯郸市磁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闫欣欣,邯郸建旭新能源董事长李桂峰,内蒙古旭宸能源总经理王宇,以及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邯郸市各直属单位,国内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导专家代表300余人参会。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总经理、国家光热联盟副理事长寇建玉主持大会开幕式。
邯郸积极推动绿色转型
邯郸市政府副市长苏艳华在开幕式上表示,邯郸具深厚文化底蕴,市委、市政府贯彻新思想战略,以新能源和文旅产业双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邯郸产投集团落实部署,在主城区打造充电网络,推进新能源加文旅新能源项目,鲲乐湾项目作为全国首家采用光热新能源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文旅产业的项目,不仅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次创新性的场景应用尝试,更是邯郸市推动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引领示范,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会联合主办方代表——邯郸市文体旅产业集团总经理蒿静飞表示,集团公司作为邯郸市产业投资、产业引导、资本运营的主题,坚持围绕邯郸市委、市政府九大产业部署,积极布局风光、电、储能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智慧、便捷、安全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和光储存一体化充电站。大力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风电项目建设。以“零碳基因” 重塑文旅模式,建成鲲乐湾项目,为“光热+“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落地提供了创新场景,成为低碳园区、绿色产业的新标杆。
供热领域在清洁能源转型中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雅玲表示,热能是全球建筑和工业等能源需求的重要驱动力,供热领域在清洁能源转型中至关重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思路和指导。今后我们的工作,一是要加快在造纸、印染、食品加工等领域推广可再生能源中低温热利用;二是要加快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三是要在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及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建筑中积极推广太阳能热应用;四是要因地制宜推进地热能、空气源热泵和集中式生物质能等供热制冷应用,五是因地制宜推进乡镇集中供热,优先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供暖等。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乔勇表示,应充分认识发展可再生能源供暖对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性。我国热需求量大,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合理控制碳排放总量的迫切需求。可再生能源供暖市场潜力大,发展空间大,然而,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供暖规模占总供暖规模比例依然较低,离规模化应用还有较大差距,全行业还需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我们在修订《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十五五”规划研究论证等工作中将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的发展定位和方向。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光热联盟理事长王志峰表示,会议汇聚能源、能量转换等多领域专家,从可再生能源供热的示范层面、应用层面,以及相关的科学问题进行探讨交流,旨在推动该领域的发展,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的能源利用和供热方式提供支持。针对可再生能源供热在占地面积、资源消耗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行业携手努力,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形成意见建议,为国家能源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共同促进可再生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
政策技术产业交流,引领产业升级
在开幕式后的主旨报告环节,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分享了《关于“十五五” 我国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初步思考》;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研究员胡润青全面阐述了供热行业可再生能源替代路径及政策思考;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王如竹作了题为《热泵+储热实现灵活低碳供热》的演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季杰在题为《太阳能被动取暖—除菌杀毒建筑墙体的构建与性能研究》的报告中分享了利用太阳能在建筑中实现发电、供暖及除菌杀毒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利用;清华大学教授杨旭东分享了分布式供热与低碳园区技术;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杨荣贵则聚焦固态与液态储热的瓶颈突破;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志峰在《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发展》报告中,分享了长时储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强调其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价值。
为期两天的大会,39位报告嘉宾围绕可再生能源供热政策、太阳能建筑供热、热泵、跨季节储热、制冷、太阳能耦合生物质制氢、电极锅炉耦合生物质供热、熔盐火电灵活性改造,低成本可再生能源供热方案及应用案例,以及木材干燥能源利用及发展态势,工业、玻璃、水泥等工业能源利用及绿色发展态势等进行交流分享,旨在凝聚共识,探讨高质量跃升发展路径,为“零碳未来” 注入持续动能。
企业创新实践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本届大会选址在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这是国际首个大规模光热新能源与文旅融合的项目,创建了文旅产业发展新模式,具有较好的示范意义。邯郸建旭新能源董事长李桂峰介绍,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900亩,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由邯郸市产投集团子公司邯郸建旭新能源有限公司承建。11.4万平方米槽式集热场,12个5000立方米储热箱,2个2300立方米乙二醇储冷箱等,通过清洁能源转化技术,实现了制冷、制热、制冰、制雪,满足了园区约97%的供能需求,成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样本。与使用传统能源相比,每年节约用电1.1亿度以上,年减排二氧化碳3.8万吨以上。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包括邯郸产投集团、文体公司、建旭新能源、旭宸能源等一大批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炽热追求和勇于突破。
点燃冰雪“冷”资源,释放经济“热”效应。作为文旅新地标,鲲乐湾正成为河北省一张“清洁能源、低碳经济”的全季型旅游新名片。期间,百余位专家代表参观了邯郸鲲乐湾光热能源中心、冰雪世界、水世界等。
本次大会由中关村新源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承办,得到了国家住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地热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低碳智慧供热技术专业委员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让我们携手同行,以科技之火点燃绿色未来,让绿色热能照亮人类文明新征程。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