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共创未来 ——记太阳能热利用老专家座谈会

时间:2016-02-26 09:39来源:太阳能光热联盟

      羊歌盛世方报捷,猴舞新岁又呈祥。在我们辞别农历乙未年、喜迎丙申年的交替时节,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邀请了为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在京老一辈专家温情相聚,组织召开了以“回忆往昔,寄语未来”为主题的太阳能热利用老专家座谈会,共同回首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特殊记忆,畅想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的未来蓝图,寄语勉励太阳能热利用事业的后来者。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

      北京的寒冬一片萧条,但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综合楼内,这些耄耋之年的老专家却精神矍铄,与青年一代共同回顾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历程,以及各自在太阳能热利用发展道路上亲历的人和事。每一位老专家无不流露出对太阳能热利用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深情与厚意。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渐强。这些为我国太阳能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专家见证了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的起步与前行,艰难与辉煌。

      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产业自发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基础不断得到夯实,发展逐步成熟,无论是在产业规模还是在技术研究上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在规模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利用生产、制造和使用国。我们国家的太阳能热利用生产量约占据了世界的百分之七十,应用也占据了世界的百分之七十。

      座谈会现场,现年已86岁高龄的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李申生教授回忆了1975年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开展的1.5㎡平板型间歇式太阳能制冰机,以及8㎡平板型自动跟踪连续式太阳能冷藏柜的研究过程;国家能源基础与管理技术化委员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会主任朱俊生指出了30年来自己目睹了行业的不断壮大,队伍的不断壮大,技术的不断进步;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创始人、首任所长龚堡研究员,向大家讲述了他1958年起在苏联动力研究所太阳能研究室学习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经历;一个个过往与回忆向我们展示了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的起步与发展。如今,在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中,我国在集热技术、选择性吸收涂层、生产制造的装备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的研究都在国际上领先。资深研究员何梓年评价了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过程:“在国家没有补贴的情况下,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发展的很好,而德国、美国等国家的补贴费用还超过了热水器本身的成本。”

      座谈会上,龚堡研究员对如何进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概念创新、设计创新、材料创新和工艺创新进行突破;朱俊生主任指出,生产上规模,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技术要规范。认认真真做精品,联盟、协会应联合,产业发展要重视;资深研究员罗运俊先生提出,太阳能热水器应向工程方面去发展,建议发展太阳能热空气集热器;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第三任所长韩建功研究员说,希望大家一定要抱团研发,严谨踏实做科研。资深研究员何梓年先生提出太阳能热发电、采暖有前景,国际标准的重要性、太阳能供热应用生产中、将研究变成产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李元哲教授的书面发言中提出,城镇建设中太阳能热利用的重要性和利用太阳能采暖和农村土地的节能进行结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王炳忠研究员介绍气象工作为电站夯实基础,目前气象站的问题不是仪器匮乏,而是缺乏校准。中国太阳能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办公室主任卢晓明委员指出科研需要与企业紧密结合等。

      老专家们的每一个讲述和每一条建议都表达了对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事业的关心,对下一代太阳能热利用的殷切希望。

      座谈会的主持人、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可再生能源主题专家组召集人王志峰博士向老专家们汇报了自“十五”以来的太阳能热利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十三五”太阳能热利用科技和产业工作的一些方向性设想,以及2022年冬季奥运会为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带来的机遇等。

      清洁、安全、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资源将是现在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太阳能热利用发展潜力巨大,意义非凡。我们驱散雾霾需要它,我们重塑绿水青山需要它,我们保护环境、我们科学发展、我们改善民生需要它。正如当年周总理对太阳灶项目的批示:太阳能热利用是牵扯到子孙万代的事,一定要重视。

      展未来信心满怀。用朱俊生先生的话讲:“有前景的事情即使暂时不行,也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忆往昔,寄语未来”。在2016年开年之际,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举办太阳能热利用老专家座谈会,是向为太阳能热利用事业做出奉献的老专家致敬,也是希望老一辈太阳能热利用人的精神得以传承。

      老一辈在前面认真讲述,年轻一代围坐身后用心倾听,这不正是传承与守望?

      正是有了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正是有了承前启后的继承者,我们太阳能热利用事业才能一代代薪火相传,才能以严谨踏实的姿态一步一个脚印走进崭新的时代,开创更美好的未来。(作者 童小芬)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