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杰出先驱—龚堡先生

时间:2024-07-08 18:13来源:太阳能光热联盟

沉痛悼念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杰出先驱—龚堡先生

文|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家委员会
青山不语,苍天含泪!惊闻龚堡先生仙逝!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境,以此文沉痛悼念、深切缅怀龚堡先生!
龚堡研究员,1958年10月赴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太阳能研究室学习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是我国最早接触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科研工作者。归国后,他不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更在科研与产业的结合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他的足迹遍布科研院所、大学乃至国际会议,他的见识和智慧,为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5年,被借调到按照周总理指示成立的全国太阳能协调组,他作为全国太阳能协调组的一员,参与了太阳能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他发起成立了中国太阳能学会,是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简称:北太所)创始人、第一任所长,中国太阳能学会两届常务副理事长。1975年曾被借调到按照周总理指示成立的全国太阳能协调组。出版了《太阳能-热能转换过程》和《太阳能利用中的光谱选择性涂层》等著作,是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龚堡研究员拥有深厚的太阳能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在北太所建立初期,仅用了一年时间,他就带领科研人员研制出了一批科研成果:“硫化铅/沥青漆选择性吸收涂层”“黑铬选择性吸收涂层”“玻璃真空集热管热性能对比试验装置”“热碾压吹胀式平板型太阳集热器”“镀锌钢制扁盒式平板型太阳集热器”等,因此获得了七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更推动了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蓬勃发展。
龚堡研究员的一生,是对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理念的生动实践。1981年,他成功从联合国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会上引进了太阳能条带产品,并消化吸收,使我国的平板集热器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热销国内外。
龚堡研究员重视创新。2015年起连续多年参加由国家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发电专委会主办的“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资深专家座谈会”。他在会上强调,产业进一步发展,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做到“四个创新”,即概念创新、设计创新、材料创新与工艺创新。这不仅仅是他的期望,更是他走过的创新创业之路。1980年出版的《太阳能-热能转换过程》一书,由龚堡研究员和葛新石教授,陆维德主任共同翻译,为国家开展太阳能研究起到了奠基石作用。上世纪80年代,热管式真空集热管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中的高端产品,虽然技术难度大,生产工艺复杂,但应用潜力很大。龚堡研究员从1982年开始,向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申请资助开展该项目,到1985年获得批准,资助金额约40万美元;1986年,该项目启动,其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8年艰辛攻关,终于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成果得到德国奔驰公司的青睐,德国出资中方以知识产权和厂房入股,成立了北京桑达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建成了该类产品生产规模最大的生产线,产品畅销国内外。他的努力,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热利用产品生产国和使用国,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光在太阳能光热领域,龚堡研究员在推进光电方面做的大量工作,也卓有成效。龚堡研究员的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在管理和战略上展现了前瞻性和领导力。在担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期间,他推动了科研单位的体制改革,使研究院形成了科研与产业并重的发展格局。在他的领导下,不仅为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更为我国科研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他始终注重对太阳能领域,乃至新能源领域的人才培养,并且培养了该领域众多专家……
今天,我们深切悼念龚堡先生,他的名字和贡献将永远镌刻在中国乃至世界太阳能发展史的丰碑上。他的一生,是对太阳能事业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的最好诠释。让我们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探索和前进,以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龚堡先生,您安息吧。您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继续在太阳能的光辉道路上,勇往直前。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