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热电化学储能调峰电站建设启动,开启国内最大商业储能示范

时间:2016-11-04 11:44来源:太阳能光热联盟

  近日,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员企业——大连市热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连热电”)对外披露,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的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200MW/800MWh)国家示范项目建设日前正式步入正轨,目前项目的规划、土地、环评等工作已经有序展开。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化学储能调峰电站项目。“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数十名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从系统规划、电气、总图土建、化学水务、技术经营5个方面,对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分组讨论,为项目下一步建设、运行等扫平技术障碍。”该示范项目设计方项目经理、中电工程东北院发电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岩山说。

  据悉,在该示范项目中,大连热电与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融科储能”)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大连恒流储能电站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建设和运营主体。经过6个月的前期工作准备,日前已启动项目建设,2017年下半年进行电站的安装,到2017年年末第一期工程100兆瓦总容量的电站将投入运行。2018年,预计将完成另外100兆瓦电站的建设任务。

  大连热电董事长、党委书记邵阳强调,这个项目建成以后,将对改善大连能源结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电站将作为城市的应急电源,能够为大连市的城市区域应急提供4小时备用电源,另外还可起到深度调峰的作用,特别是对改善辽宁电网稳定运行意义非常深远。

  “之所以开展这一项目,一是满足了地方电网需求,保证大连电网稳定性以及调峰需要,二是企业积极性很高,企业希望先行先试。”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首席研究员,融科储能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华民说,“同时这一项目完全是商业项目。项目建成、投产、运行后,在电网调峰、调频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是技术示范,也是商业模式的示范,希望今后能得到更多推广。”

  全钒液流电池是通过钒离子的价态变化,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往复转换,从而实现电能存储与释放的一种储能技术。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具有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充放电特性良好、功率和容量独立设计、环境友好等优点。

  张华民表示,在输出功率为数百千瓦至数百兆瓦,储能容量在4小时以上级的大规模化固定储能场合,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大规模高效储能技术的首选技术之一。

  据了解,近年来,电池储能技术有了重大进展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国内外已有储能电池示范电站建成,运行稳定,电池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2012年,美国制定的储能技术发展规划已经将全钒液流电池列在首位。近期加拿大西安大略省电力公司招标的9个共计17.5MW的储能项目中,5种储能技术中标,其中液流电池共中标了4个项目,共计8MW。今年美国海军基地以及德国建设的大型储能电站,选择的也是液流电池技术。张华民及其带领的全钒液流电池研发团队目前已成功实施了国内外30多项示范应用工程,其中包括2012年实施的当时全球最大规模的5000KW/10000KWh的辽宁卧牛石风电场全钒液流储能系统,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技术产业化。这一项目打通了充放电、储能、调度使用等各个环节,在新能源消纳、调峰调频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储能的技术路线应用比较广泛的有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但在实际应用中电池寿命是一大掣肘,不少储能电池的寿命周期仅能维持3—5年。

  “在兆瓦级以上项目,比如卧牛石项目,已经运行了4年了,能量效率几乎没有明显衰减,当时的设计寿命是10—15年。我们保证5年内免费维护。目前来看维修量也是很小,运行一切正常。”张华民称。

  今年6月上旬,能源局下发《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电储能参与电力调峰调频辅助服务补偿机制,这在业内看来,推动了储能商业化发展步伐提速。

  我国目前正着力推进能源革命以及能源结构调整,加大碳减排力度,而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不稳定性成为制约瓶颈。在张华民看来,储能是最佳途径。“现在风电场、光伏电站会自建储能设施,但是发挥的效益小,应将储能作为独立的电网并网设施,以保证可再生能源全额收购目标的实现。应该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大规模储能是电网必备的基础设施。”

  李岩山表示:“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示范项目的成功投产运行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将具有极大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储能电站项目大发展。”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