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决定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对我国建立完整的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链,对太阳能热发电电力价格的摸索,对确立太阳能热发电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都有深远的影响。”“太阳能热发电不是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成功还需要走艰苦的技术试验研发历程,需要投资人在今后5年中信心坚定的支撑”。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王志峰博士说道。
2015年9月23日,国家能源局制发了《关于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国能新能〔2015〕355号,以下简称“《通知》”)。这无疑如秋风一般,给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刮走了雾霾,刮来了蓝天与希望,使我们光热人为之雀跃与振奋。对于如何解读此《通知》内容,未来我国该如何走好太阳能热发电发展之路,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国家光热联盟)记者采访了王志峰博士。
记者:您怎么解读国家能源局《通知》中关于示范项目上报、上网电价等内容?
王志峰:很明确,这个文件把我国太阳能热发电目前的状况定位在试验示范阶段,这从规定的项目验收指标中就可以看出来。因此,投资者要理性地看待技术风险和自身的技术积累与能力,毕竟50MW电站的投资一般要超过12亿人民币。
在上网电价方面,根据2013年国家光热联盟组织的研究结果,业内认为在1.38元/kWh(含税)以上较为合适。我国确定太阳能热发电上网电价的核心不是一次投资,而是电站的年发电量。目前,没有人知道一座50MW的太阳能热发电电站在中国到底能发多少电,这需要几年的实践来验证。
记者:基于国家能源局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这一决定,您认为对于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单位等应该如何抓住此次机遇寻求突破与发展?太阳能热发电行业会产生哪些变化?
王志峰:很明显,对于处于试验示范阶段的电站,“产业-科研—设计”三结合是一个最优的队伍搭配,缺一不可。考虑到技术发展阶段,资本的进入在这个阶段会比较谨慎。一个电站从设计完成到投产运营,中间不知道要反复修正多少次。北京八达岭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从2012年发电,到现在都还在做技术的修改完善。完善技术和技术进步仅仅靠企业、科研、设计单位各自自身都无法完成,必须是三方紧密配合。国家光热联盟可以发挥重要的优势,包括联合技术攻关,强力推动各种众筹模式,降低电站大业主风险。越到示范电站建设的后期,这个需求就越明显,最后阶段的技术问题就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了。
太阳能热发电产业涉及的方面较多,行业第一次洗牌很快就会发生。太阳能聚光部分决定电站年发电量,我国大部分火电企业对此并不熟悉。例如,槽式聚光器的机械变形引起精度下降的问题,五大电力公司和六大电力设计院并不擅长解决。预计将有更多的专业进入太阳能热发电行业。例如建筑业和化学化工产业。全球最著名的四代槽式聚光器技术发明者——德国SBP公司就是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我们目前的扭力箱和扭力管槽式聚光器都由他们发明,包括在美国运行的“终极槽”。预计从2016年开始,我国大量钢结构科研、设计单位和企业将进入太阳能热发电行业,研发和制作各种聚光器支架,吞噬这个行业。近30年来我国大量上马高层钢结构建筑已将这个行业锻炼成全球最强!2014年以来建筑市场的下滑,更驱使他们加快冲入太阳能热发电市场的步伐。
大量的建材玻璃生产企业也会涌入这个行业,加入反射镜的制作大军。之所以用“涌入”这个词是有含义的,由于建筑业下滑,目前我国玻璃业正处于全面饥渴状态。今年二季度以来,全国水泥和平板玻璃平均出厂价格已经下跌到平均成本线以下,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规律,已经失去了调节供需平衡的杠杆功能。今年前8个月,平板玻璃全行业销售额下降14.2%,许多平板玻璃生产和流通企业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可能主要是为了维系企业资金流。
基于导热油和熔融盐的储热、换热技术属于化学、化工行业。预计,石化行业会大步迈入太阳能热发电行业,今后吞噬大部分太阳能储热换热市场的可能是化学工业和化学机械工业。因为,他们在各种油品和熔融盐储换热方面的系统设计、装备制造、现场安装及调试能力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必须看到,我们国家光热联盟内部从事反射镜、各种聚光器、减速机、光学设备、吸热器、储热,换热器生产方面的企业目前基本都不是国内在该专业领域的主力。我认为这些厂家应尽快与该专业领域的龙头企业结盟。
记者:国家能源局终于决定要组织一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了,考虑目前的现状,依您之见,我国太阳能热发电科研应向何处发展?
王志峰:向何处发展的结论必须从实践中来,我能力有限,无法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需要实践过程,需要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再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年6月份,我给我所有的研究生都发了毛泽东的《实践论》一书,让他们认真阅读并写出体会。出乎我的意料,出生九零后的同学们都很认同这本六十年出版的经典哲学著作,认为“实践出真知”是真理。
我认为太阳能热发电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今后绝不应该游离在产业外,关门做所谓的基础研究或高技术研究。我们经过“十五”到“十二五”的研究积累,是时候进入沙场并从实际中寻找问题了!我呼吁所有从事太阳能热发电的科研机构,大学教授和博士们主动走出大门,寻求与产业合作。我本人也是一定会这样做的。我想“十三五”国家科技计划也一定会促进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