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可再生能源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

时间:2021-03-17 18:27来源:太阳能光热联盟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能源规划成为瞩目的焦点。各省“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陆续出台,对省域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本文基于上述规划文件,梳理了电网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碳减排等方面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 时期能源发展主要目标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46亿吨标煤(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指煤炭、 石油、 天然气、 非化石能源生产能力之和)。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推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推进以电代煤。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准入,加快深海、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利用,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热能。提高特高压输电通道利用率。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完善油气互联互通网络。

电网建设

  河北、黑龙江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建议中明确,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多省区指出要优化电力输送布局,拓展电力跨区输送通道。
  河北:构建综合能源体系,加快清洁能源设施建设,推进坚强智能安全电网建设。
  黑龙江: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高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争取建设以黑龙江省为起点的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加快配电网智能化升级改造,补齐农网短板,构建坚强智能电网。
  江西:坚持“适度超前、以电为主、多能互补”,推进一批支撑性电源点项目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建设第二回特高压入赣工程,构建“一个核心双环网+三个区域电网”的供电主网架。
  山东:拓展外电入鲁通道,稳步推动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湖北:努力打造全国电网联网枢纽、全国天然气管网枢纽、“两湖一江”煤炭物流枢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优化输送通道布局,争取提高三峡电能湖北消纳比例,提升城市供电能力。
  吉林:推进大水网、坚强电网、天然气管网建设。建设吉林“陆上三峡”工程,扩大“吉电南送”。
  贵州:开展水利“百库大会战”,建成夹岩、黄家湾、凤山等大型水库和一批中小型水库及输配水网。优化调整水电布局。深入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建成“三横一中心”的500千伏骨干电网网架。加快城市配电网改造,实现城乡用电服务均等化。推动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升级,淘汰能耗和排放不达标机组。

可再生能源发展

  在政策驱使下,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为能源产业低碳、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多省提出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多能互补协同发展。
  陕西:调整优化煤电布局,积极发展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加快陕北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江苏:整合资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
  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发展光伏、风电、光热、地热等新能源,建设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促进更多实现就地就近消纳转化。发展储能产业,贯通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推动地热能、干热岩、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甘肃:推动新能源老小场站提质增效,提升河西清洁能源基地供给能力和就地转化效率。
  内蒙古: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强能源资源一体化开发利用,提升能源全产业链水平。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壮大绿氢经济,推进大规模储能示范应用,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稳步推动煤层气、页岩气、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推进碳捕集、封存与利用联合示范应用。
  广西: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深度开发水电,积极稳步发展核电,适度发展清洁煤电。建设智慧能源系统,加快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广东:推进能源革命,积极发展风电、核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现代化能源体系。
  西藏:加快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油气和其他新能源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2025年建成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水电建成和在建装机容量突破1500万千瓦,加快发展光伏太阳能、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科学开发光伏、地热、风电、光热等新能源,加快推进“光伏+储能”研究和试点,大力推动“水风光互补”,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电气化走在全国前列。
  新疆:全区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8240万千瓦,建成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碳减排举措

  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为落实这一目标,黑龙江等省区已明确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进碳排放权交易。
  黑龙江:落实国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新能源装机比重和消费占比大幅提升,合理降低碳排放强度。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交易。大力发展碳汇经济等以生态为本底的新产业新业态。
  重庆:深化跨省市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合作。
  海南:加快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建立健全碳汇交易和碳普惠机制。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和近零碳排放示范区试点,探索碳中和实现机制。
  北京:实施二氧化碳控制专项行动和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行动。提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湖北:支持武汉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中心、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信息来源:各省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相关文件、电力大数据等)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