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百余名光热代表探秘中国电建西北院展厅的 “超级大脑”

2025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于8月15日在西安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西北院)等单位联合承办。大会期间,百余名参会代表集体参观了中国电建西北院常宁基地展厅,实地了解其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最新成果与技术应用。

步入展厅,顶底呼应的设计造型与科技感光带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将“不断探索、永不止步”的企业精神融入空间肌理。光线与科技元素伴随空间自然延伸,呈现 “为工程全生命周期提供一流数字化服务” 的企业使命。屏幕之侧,文字说明、工程实物模型与智能电子设备相辅相成,全方位演绎企业的科技实力:从数字化设计软件的迭代历程,到工程全周期管理平台的实时演示,再到 “水、能、城、数” 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每一项成果都跃然眼前,清晰勾勒出一条以创新科技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路径。

穿过科技感十足的序厅,步入式隧道空间成为展馆的“荣誉勋章墙”。这里集中展示了中国电建西北院在行业内独具影响力的众多 “工程之最”:从国内首座千万千瓦级水电站的勘测设计,到全球最大规模光热储热电站的技术突破;从高海拔地区风电项目的创新实践,到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生态解决方案……每一项成就,都如勋章般熠熠生辉。

步入展馆核心,科技与情怀完美融合的沉浸式影院。逼真的三维数字影像在巨幕上奔腾流转,将中国电建西北院的梦想与追求演绎得淋漓尽致。

走进智慧园区数字孪生展区,仿佛步入一个由数据驱动的能源乌托邦,在这里,每一度电都可追溯、可管理,拥有自己独特的“身份证”。在展厅,参观者沉浸式接受了光热发电技术的巡礼。从熔盐储能的“超级充电宝”到光热光伏耦合的“能量魔方”,深度触摸光热发电的“中国芯”:光伏在前方“冲锋”发电,光热在后方调峰“断后”,一套清洁能源“组合拳”打出令人瞩目的中国速度。整个展览都在向大家传达一种行业使命:光热发电已不是一道发展选择题,而是能源转型时代我们必须面对的必答题。

在展厅,一块12米长的弧形屏幕上,园区内的10310面定日镜、288个光伏方阵、4组熔盐储罐的实时状态一目了然。通过 “三维模型+物联网+AI” 的组合,平台实现了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能源监测:实时追踪水、电、气、地热、光伏等多能源数据,动态优化能源分配;

安防联动:AI摄像头自动识别设备异常,无人机巡检镜场,将故障响应时间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

智能运维:数字孪生系统模拟设备运行状态,提前预警潜在风险,运维成本降低40%。

“这里不是冰冷的机房,而是有温度的能源大脑。” 讲解员说,通过数据融合,光热发电从“靠天吃饭”的间歇性电源,进化为可预测、可调控的“电力稳定器”。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镌刻着中国电建西北院奋进的坚定步伐!在整个展示空间,提炼中国电建西北院七十多载的时间长河作为空间形态的贯穿,把发展历程、领导关怀、资质、组织机构、人才,历届领导班子等各个板块的内容,通过图文展示,老物件展示,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以布点的方式和空间进行有机的融合,老照片、老物件点点滴滴汇聚形成一个具有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纪录空间。而且科技感的空间氛围延伸至党建文化区,灯光与数字屏幕的色调转为庄重的红色。顶部党徽熠熠生辉,墙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历程。互动屏幕上,党员攻坚案例、红色教育活动影像循环播放,生动诠释“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的深刻内涵,让“红色基因”成为企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

从科技光影到红色传承,从工程奇迹到未来蓝图,中国电建西北院展览馆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时代的宣言书。它以逻辑清晰的叙事、丰富多元的载体,成为企业精神与时代使命的“宣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