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龙腾光热总经理俞科:第三代熔盐大槽光热技术的产业化与下一代技术展望

8月13日,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腾光热)参与协办的“2025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在西安召开。

图:大会现场

在会议期间,龙腾光热总经理俞科做了题为《第三代熔盐大槽光热技术的产业化与下一代技术展望》的主题报告分享。龙腾光热投资建设巴彦淖尔新一代槽式光热示范基地,其核心任务是把第三代“技术突破”转化为“工程实证”,通过集热器及配套熔盐系统的工程化运用,获得RT86集热器设备采用熔盐介质的实际运行数据,为后续规模化电站的熔盐槽式镜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为光热行业度电成本从0.5元走向0.4元提供清晰的新技术降本路径。

图:总经理俞科会上做分享

第三代熔盐大槽光热技术的产业化与下一代技术展望

龙腾光热总经理  俞科

总经理俞科题为《第三代熔盐大槽光热技术的产业化与下一代技术展望》的报告从国内外光热发电产业化的最新进展出发,围绕巴彦淖尔新一代槽式光热示范基地的实践成果,重点介绍了以RT86熔盐大槽集热器、熔盐传储热一体化介质、350MW及以上机组规模为特征的第三代槽式光热技术在产业化示范实践中的突破,旨在为行业提供清晰的技术降本路径与产业发展前景。

巴彦淖尔示范基地:从“技术突破”到“工程实证”

熔盐系统标准化系统作业规范:目前该基地的熔盐系统已投入运行,并已系统性地开展扫掠预热、阻抗加热、上盐退盐、应急泄盐、夜间维温等一系列核心工艺的规范化操作,并制定出一套标准化的系统作业规范(SOP)。

夯实实践基础: 在关键产品技术突破后,在该示范基地通过集热器及配套熔盐系统的工程化运用,获得RT86集热器采用熔盐介质的实际运行数据,为后续规模化电站提供设计基础数据,槽式镜场模块化部署的特点极大降低了商业项目的部署风险和调试周期。

以乌拉特项目为参考,依托RT58导热油槽先导示范工程的运行数据,在乌拉特100MW项目上首次部署352套RT58集热器,在投产第二年就达到3.3亿的设计发电量。



     

由龙腾光热开发并参与投资建设的内蒙古乌拉特100MW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是第二代槽式光热技术的国产化示范,项目全部采用龙腾光热的国产化镜场成套设备,部署RT57槽式集热器总面积达115万平米。2022年作为项目首个完整年满发小时数达到3100小时;2023年累计满发小时数达3300小时。其中,单日纯光热最高发电量221.6万kWh,单月纯光热最高发电量5230万kWh,连续12个月纯光热发电量达3.42亿kWh,从2021年试运行至今年7月底累计发电量已达13.5亿kWh。该项目卓越的运行数据充分展示了槽式光热技术和国产化槽式光热装备在高纬度、高风速、多沙尘地区的性能优势和可靠性,为中国槽式光热进一步规模化和技术迭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技术孵化:该基地还将继续承担前沿技术的验证任务,如采用2.4×7.9米大幅面反射镜的RT86G2集热器(3.5代技术)的工程化示范,为槽式技术持续创新迭代提供工程验证平台。

350MW熔盐槽方案:推动槽式光热技术迭代、度电成本下降

在关键技术装备获得突破并完成全系统工程实证的基础上,龙腾光热正式发布了第三代熔盐大槽350MW电站的初步设计方案。该方案以单机350MW装机规模、配置14小时熔盐储热为基准,镜场面积约330万平方米。整个集热场采用二元盐作为传储热一体化介质,出口温度高达550℃,直接驱动高温高压蒸汽轮机发电。

降本逻辑: 通过发电岛和储热岛规模的大幅提升、省去油盐换热系统带来的效率增益、以及核心设备全面国产化和标准化带来的建设与运维成本下降,该方案旨在为行业提供一条清晰、可靠的度电成本下降通道。

俞科强调,龙腾光热将持续推动光热技术在多能互补、工业供热等场景的应用,助力 “双碳” 目标下的绿色能源转型。

第20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拟于2026年8月在西宁举办,由青海盐湖沃锦储热技术有限公司、中广核(青海)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基能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