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宿州电厂建设的1000兆瓦时全国最大“煤电+熔盐”储能项目于8月30日正式投运,其中熔盐储热系统设计容纳液态熔盐1.5万吨。该项目是全国首台套吉瓦时级煤电熔盐储换热成套装备及控制系统,也是国家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山西常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常晟集团)作为项目熔盐供应商,向宿州电厂提供了高品质三元熔盐。
该项目熔盐储热技术的引入,如同为传统煤电机组外接一个“充电宝”,低谷时段多余的电量可以储存进“充电宝”,在高峰时段释放,有效解决了煤电机组供热、供电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升煤电机组的调节灵活性。项目采用390℃高温和190℃低温两个熔盐储罐进行储热和热量循环,三元熔盐是重要的储热工质。
熔盐储热系统投运后,机组发电负荷的“顶尖峰、压低谷”能力大幅提升。能够实现在机组满额负荷下连续供热4小时,在深度调峰30%负荷下,连续运行5小时。同时,供热能力可达410吨/小时,比原来增加260吨/小时,能满足当地40多家工商业企业用热需求,助力宿州电厂从传统火电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升级。
常晟集团深耕熔盐储能储热行业多年,在熔盐供应与熔盐储能系统集成方面协同发展。在熔盐供应方面,集团旗下山西、青海两大生产基地采用自主研发连续式离子交换工艺,通过循环洗脱杂质的方法,生产出高纯度、热稳定性强的优质熔盐,可高效储存大量热能,为储能系统奠定了坚实的介质基础。该方法是目前为止,高品质高纯度熔盐制造的最佳工艺技术。
在熔盐储能系统集成方面,集团深入研究熔盐特性,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如光热发电、工业余热回收、电网调峰等,进行定制化设计。针对光热发电场景,设计的系统能高效利用太阳能加热熔盐并存储能量,再将其转化为电能;对于工业余热回收场景,系统可有效收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通过熔盐储存并重新利用。通过优化系统结构与控制策略,实现了熔盐热能的高效存储与释放,为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稳定供应提供有力保障,推动能源领域的绿色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