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水泉光电产业区金塔多能互补电站,光伏板阵列持续吸收阳光。高耸的光热塔如戈壁巨人般矗立,熔盐储能系统高效运转,源源不断地将绿色电力注入电网。
金塔多能互补电站项目是国家第二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光热+”示范项目。该项目创新采用光热和光伏互补发电技术,实现了不同能源间的高效协同与深度耦合。电站镜场面积约77万平方米,通过自主开发的高精度智能定日镜及镜场控制系统,准确地对定日镜进行远距离高精度跟踪、大规模镜场控制,有效提升了电站智能化水平。目前,电站已全面进入稳定发电运行阶段。
金塔多能互补电站副经理黄禄杉说:“60万千瓦光伏项目于今年3月27日实现并网发电,10万千瓦光热项目于5月28日实现并网发电。项目总设计投资42亿元,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向电网输送电力14.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6万吨。”
电站维护人员加大巡检力度,增加设备巡检频次,并利用降温设施有效降低设备运行温度,保障电站稳定运行。
“我们采用红外测温等手段对逆变器、电缆接头等设备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金塔多能互补电站安全员李德鹏说。
如今,金塔多能互补电站正以“光热+光伏”的协同优势,将戈壁的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长期稳定供应绿电,为金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延伸阅读:关于项目
金塔中光太阳能“光热+光伏”试点项目由金塔中光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总装机规模70万千瓦,采用“光热+”的配置模式,包括光热10万千瓦,光伏60万千瓦,其中光热部分由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建设,并采用可胜技术自主研发的塔式熔盐光热发电技术,配置9小时熔盐储能系统。该光热电站于2025年5月28日成功并网发电,并于2025年7月10日实现全流程贯通。随后在11天内,电站即实现了满负荷运行,并于7月21日实现单日发电量102.4万kWh。7月10至8月15日期间(包括9个阴雨天、17个多云天),电站累计运行26天,累计发电时长391.2小时,累计发电量1554.8万kWh。其中,8月14日单日发电量达131.7万kWh,创同类电站投运后同期最高运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