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上,9位深耕光热发电产业链全环节的实战派专家携实战经验登台,直击光热发电落地痛点、拆解增效路径的深度对话就此拉开帷幕。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新能源工程公司市场开发部副主任兼项目经理黎建锋介绍,规模化开发+政策支持(如早期0.55元/kWh独立光热电价、当前容量电价机制)是推动光热降本的最大外部动力,两者结合可使项目投资回收期缩短2~3 年。
设计端降本创新的路径主要有:塔式技术优化,可采用无线控制定日镜(减少电缆成本30%)+轻量化镜架(重量减轻25%),单台定日镜成本下降 20%;槽式技术升级,研发大开口槽式集热器(开口宽度从5.7m提升至8m以上)+直接熔盐技术,简化系统流程,减少换热环节损耗(换热损耗降低10%)。
运维端价值挖掘则可加强“设计-建设-运维” 的人才培养,建立“项目投产-满发达标”的快速衔接机制,通过运维人员提前介入建设阶段将投产至满发周期压缩,提升项目投资回报率。
2025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特别协办,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沃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盛化工)、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关村新源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服务中心承办,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学、恒基能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华汇新能源有限公司、北京佳洁能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湖北云图熔盐科技有限公司、贝克休斯检测控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德令哈爱能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飞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大会汇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能源局相关领导、IEA SolarPACES等国内外科研机构专家及产业链企业800多名代表,围绕光热发电智能化、规模化发展路径,成本优化、技术突破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光热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规模化应用凝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