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人事局资助,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承办,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八达岭圆满落幕。来自全国相关行业的50余名太阳能热发电领域技术人员和中高级管理人员,经5天系统培训并在考核合格后,获颁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基地结业证书。此次研修以 “理论+实践” 深度融合的模式,为行业培养了一批兼具技术素养与实战能力的骨干人才,助力太阳能热发电行业高质量发展与产业落地。
沉浸式研修,覆盖产业链核心需求
作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2025年继续教育重点项目,本次研修班严格遵循《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继续教育基地管理细则》要求,聚焦太阳能热发电行业技术痛点与发展需求。从9月8日开班至12日结业,培训班课程体系覆盖 “基础-前沿-实践”全链条。培训教师团队由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行业知名专家和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授课教师团队组成,教师们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研修内容围绕太阳能热发电产业、技术、设备、测试、运行维护等多个环节。学员通过课堂基础培训、专题讲座和电站参观实践三位一体的模式,实现从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全面提升。
基础理论模块:9月8日至11日,学员系统学习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基础知识、全球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塔式、槽式、线性菲涅尔技术路线的原理与应用,太阳能中低温热利用、跨季节储热,重点攻克 “储热技术”“电站运行与维护”“检测技术” 等核心难点,为后续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前沿专题模块:专家团队围绕“新能源政策”“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站设计、建造、运维的关键技术”“光热综合利用” 四大热点展开报告,解读行业政策与技术趋势。
实践实训模块:9月12日,全体学员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延庆科学研究与实验基地,参观与实践培训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系统,通过授课教师现场讲解、设备操作观摩、运维流程模拟等方式,将课堂理论与工程实际深度结合,解决“纸上谈兵”痛点。
跨域学员齐获实效,学用双赢超预期
结业仪式上,学员代表的分享印证了研修班的突出成效。本次研修班学员涵盖电站业主、设计院、装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跨领域群体,涉及暖通、材料、控制、金融等多专业。尽管背景多元,但学员普遍反馈,研修班不仅助力其构建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体系化认知、夯实专业基础,更系统掌握 “光-热-电-储” 全链条知识,厘清政策走向与降本增效路径,精准填补自身知识短板,像是上了一堂很扎实的行业前沿发展课。
王志峰、郭明焕、孙飞虎、朱会宾的课程,聚焦聚光比、效率、太阳辐射测量等核心参数,强化光学设计、定日镜跟踪检测等关键技术的认知。
白凤武、张剑寒、臧春城、徐立的课程,系统解析塔式、槽式、线性菲涅尔等聚光技术的重点、难点与现存瓶颈,助力学员突破认知盲区。
王艳、原郭丰、杨铭的课程,夯实储热技术基础,深入讲解跨季节长时储热、太阳能中低温热利用等多场景应用方向。
实践经验赋能。齐志鹏、张俊峰直击塔式光热电站设计缺陷、运行陷阱、运维突破等业界痛点,传递电站设计与运维经验。
研修班同步强化宏观认知赋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老师的 “新能源相关政策解读”,如及时雨般为学员明晰政策导向与产业发展趋势;太阳能光热联盟/热发电专委会秘书长杜凤丽老师全面梳理全球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与产业现状,帮助学员把握行业动态。
本次研修班的高质量成效,源于科研、行业、政策的多维支撑——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科研底蕴,叠加外部行业专家的实战经验,形成理论研发、技术突破、商业化应用的全链条授课体系;同时,课程紧扣国家政策支持方向,彰显对推动太阳能热发电行业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瞄准行业需求,搭建技术与资源对接桥梁
本次研修班的举办,既是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履行继续教育职能的重要举措,也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人才需求的关键行动。太阳能光热发电配置大容量、低成本储热,具有出力灵活可调、可长时储能优势,成为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但行业也面临“核心技术碎片化”“跨领域协作不足”“实战型人才短缺”等问题。本次研修班的课程设计与学员组织,正是精准对标需求,帮助学员整合知识体系;通过汇聚全产业链学员,打破企业、高校、设计院之间的信息壁垒,最终实现 “以培训促学习,以学习促交流,以交流促合作” 的目标。
正如学员表示,我们不仅学到了技术,更找到了伙伴,这对中西部地区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的推进至关重要。随着学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合作意向逐步落地,本次研修班的成果将持续为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产业化发展注入动力。
作为国内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依托自身的科研积累,已形成成熟的培养模式,即通过联动示范电站、邀请行业专家、设计实战课程,将实验室前沿技术转化为可落地的“培训内容”,助力行业突破 “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太阳能热发电研修班已举办9期,为行业输送了600多名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