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的灯火与远处湖面的波光交相辉映。太阳能光热联盟理事单位——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子洁能)70周年庆典现场,,一条贯穿全场的时间轴如同展开的历史长卷,将三代人的奋斗足迹娓娓道来:1955年,杭州锅炉厂被称作“马路工厂”开启创业序章,到如今,业务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清洁能源装备领军者,正以“百年西子、世界西子”的愿景,奔赴下一段征程。这场跨越七十载的征程,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中国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从追赶到领跑的缩影。
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树行业标杆

西子洁能的前身是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余热锅炉领域的佼佼者,它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筑牢了制造根基。2022年,公司正式更名为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这一举措并非简单的名称更迭,而是向清洁能源装备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明确宣言。七十年来,3300余台节能环保余热锅炉在各地落地生根,17座光热电站装备照亮山河,435台核级压力容器守护能源安全,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 “中国制造”的质量底气,更是西子人对清洁能源事业的执着追求。
“在全球光热发电领域,中国技术正从跟跑变为领跑,而西子洁能是关键推动者。” 欧洲合作伙伴的评价,道出了这家企业在行业中的分量。2010年,当光热发电还处于行业萌芽阶段时,西子洁能便前瞻性地切入这一领域,开启了长达15年的技术攻坚。光热发电被视为破解新能源间歇性难题的“金钥匙”,而熔盐储能就是它的“能量心脏”——这一核心逻辑,指引着西子洁能在两大领域持续深耕。15 年间,22项专利认证见证着技术突破,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的入选,彰显着行业认可,西子洁能用“以质为魂、以新为翼”的信念,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提供了硬核“中国方案”。
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滩上,德令哈50MW塔式光热储能电站的定日镜群如同一片银色海洋,54.27万平方米的采光面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热电站搭载着西子洁能自主研发的熔盐吸热器与蒸汽发生系统,作为国家首批光热示范工程,这座电站配置7小时储热系统,年发电量可达1.46亿kWh,每年能节约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2.1万吨。自2022年并网以来,三年累计发电量已达4.39亿kWh,远超设计值,经德国Fichtne 权威评估,其技术指标跻身全球同类电站顶尖水平,并斩获2025年度首次设立的 “SolarPACES 2025技术应用奖”,成为该奖项唯一获奖项目,用实力铸就了行业标杆。
从高原戈壁到高寒地带,西子洁能的光热技术不断突破地理与气候的边界。2023年签约的吉西基地鲁固直流100MW光热项目,创下全国纬度最高塔式熔盐光热电站纪录。北纬 45° 以上的高寒地区,冬季防冻、光资源利用效率等难题曾是行业痛点,而西子洁能用技术创新给出答案。该项目预计年发电量1.8 亿kWh,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
在甘肃玉门,全球首个百兆瓦级熔盐线性菲涅尔电站同样闪耀,年减排二氧化碳达135.3万吨,让光热技术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
截至目前,西子洁能已累计参与17座光热电站建设,覆盖主流技术路线,累计执行规模近1.5GW,从青海的塔式电站到吉林、新疆、青海、西藏的差异化项目,核心装备的稳定性与效率性均经过实战检验,市场占有率持续领跑行业。
多场景熔盐储能的应用
如果说光热发电是技术攻坚的主战场,那么熔盐储能就是西子洁能打开零碳市场的“万能钥匙”。这项入选2024年度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的“规模化熔盐储能技术”,凭借双罐储热系统的核心设计,实现能量高效存储与灵活释放,在多元场景中绽放异彩。
杭州钱塘区的西子航空“零碳工厂”里,两个巨大的储盐罐格外醒目,这座2021年用时75天打造的全国首家航空零部件零碳工厂,不仅响应了国际供应链绿色要求,更开创了航空制造业能源自给自足的全新模式,为空客、中国商飞等巨头提供绿色产能支撑。
绍兴绿电熔盐储能项目则是用户侧领域的标杆之作。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用户侧熔盐储能项目,它如同电网的“能量缓冲器”——电网低谷时段,将过剩的风电、光伏等绿电储存在高温熔盐中;高峰、尖峰时段,再通过热能换热对外供热或发电,全负荷顶峰满足电网需求。该项目每年可发电6370万kWh,供蒸汽量84万吨,节约标准煤1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9万吨,成为用户侧零碳转型的可复制样本。
2025年中标的华能西安热工500MW/2000MWh熔盐储能项目,其提供的蒸汽发生器作为“换热心脏”,能将储热转化为350℃、8兆帕的高温高压蒸汽,为东部地区光伏消纳与工业低碳供能注入核心动力。
在传统火电转型领域,西子洁能同样实现突破。国能河北龙山600MW机组“抽汽蓄能” 项目中,熔盐储能系统与火电机组成功联动,通过多汽源抽汽-配汽调控技术实现深度调峰,大幅提升风电、光伏弃电消纳能力,为传统火电企业的低碳转型开辟了创新路径。
这些多元场景的落地,不仅印证了熔盐储能技术的广泛适用性,更让西子洁能完成了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到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华丽蜕变。而模块化设计实现的装备工厂预制、现场积木式安装,独特结构设计破解的快速启停热应力难题,这些技术细节的打磨,让产品在稳定性、效率性上全面超越国际同类产品,推动中国清洁能源装备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技术创新的底气,最终沉淀为质量的丰碑
2025年,西子洁能凭借 “以零碳为核心的双轮驱动全价值链质量管理模式”,成功斩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将可持续发展推向新高度。连续六年斩获“国家级首台套”荣誉,在光热发电、余热利用、核电三大核心领域形成“传统优势业务+新能源成长业务”的双轮驱动格局,西子洁能用七十载坚守证明:质量是立身之本,创新是发展之翼。
从西子湖畔的铁皮厂房到全球清洁能源的舞台中央,七十载风雨兼程,西子洁能用三代人的接续奋斗,书写了一段中国制造的创业传奇。在“双碳 目标引领的新时代,这家坚守匠心的制造企业,正以更硬核的技术、更可靠的产品、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向着“百年西子”的目标稳步前行。未来,“光热+储能+多能互补”的模式将点亮更多零碳场景,西子洁能也必将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持续贡献中国力量,书写属于中国创造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