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能森是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服务商,专注致力于太阳能热发电与清洁能源领域储能的应用及开发,是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储热新材料、储热新设备及储热系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爱能森控股集团公司以钻石赞助商的身份协办了第二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的召开。国家光热联盟记者会后对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珂进行了专访。
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珂
记者:您在第二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上做了关于《光热储能及智慧能源示范项目》的介绍,您能首先谈谈对于储能的理解吗?
李珂: 储能是推动我们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因为储能可以把不稳定的输入转换成稳定的输出,可以实现生产侧——消费侧在时空上的分离,储能的效率对能源的效率和灵活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储能的对象目前主要包括电、热、还有冷,方式有熔盐、混凝土、铅炭电池、锂电池、液流电池、飞轮电池、压缩空气、超级电容、氢等。目前储热相比储电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1)成本低廉;2)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储能——GWh级以上;3)寿命超常,储热没有循环次数限制,电就不行了,它有这个次数限制,寿命不是整个系统的瓶颈,寿命不受使用环境的影响;4)储热效率技术进步空间大;5)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优势更明显,目前储热主要应用在两个领域,一个是热发电,一个是热电冷联供。提供连续、稳定、可调的太阳能电力,是热发电的核心竞争力;而热电冷联供是把用电低谷以及热功转换时的余热充分利用,解决燃煤锅炉污染问题,提高了社会整体能源利用率。
记者:您在报告中提到储能的功能可以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李珂: 储热可以以非常低的代价实现大规模储能。其中一种应用方式为大规模的集中式应用,光热与风电光/伏互补,把不稳定电源变成稳定电源,以光热大规模储能特性来和其他新能源进行互补,实现平稳上网,24小时持续发电。比如,在风电场或者光伏电站附近配置一个太阳能热发电站,就可以以具备大规模储能的太阳能热发电作为调节手段,补偿风力发电及光伏发电出力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再利用智慧能源技术将光热、风力、光伏智能互补平滑上网,实现可再生能源24小时连续、稳定、可调峰供电。还有一类的应用就是分布式的应用,这个就更灵活,主要是利用了能源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可以把能量生产和需求分成两个部分,但是供给侧和需求侧是逻辑上的划分,在物理可能是一致的,在能量不够的情况下,从外界取能,在能量够的时候可以对外界供能,所以在结合了互联网以后,可以使能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分布式做小型化利用,后端可以发电、供热也可以供冷。随着技术的发展,智慧能源、互联网+的应用也会非常多。
记者:据悉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参与建设江苏宿迁市光电产业园。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产业园建设的情况,在建设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国内首个储热新材料——四元熔盐应用、首个“光热电站”与“城市建筑”相结合、首个光热发电、光伏发电、储能调峰、热电冷联供、智慧能源管理一体化的重要工程示范项目。我们相当于做了一个探索性的尝试,江苏宿迁光电研究中心是一个标志性工程,有很多的示范和象征意义。这个中心位于市区,对群众、政府和社会的影响力肯定比在荒漠地区的影响力大很多。它是基于智慧能源的一个应用,除了发电以外还实现了热能的梯级利用:对建筑、周边的小区通过智慧能源微网的形式,综合性的提供能源,夏天供冷,冬天供暖,春秋闲余时间对周围供电,实现了能源的优化利用。在建筑本体需要大量能源的情况下从电网或周边建筑取用能量,在能量富余的时候给周边用户供能,实现了双向互联网式的供能方式。在项目建设跟设计过程中,我们一共产生了10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国际PCT专利。
目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两个:第一,在市区对于安全性要求很高;第二,混合型多元化能源管理系统需要创新开发,建立应用模型和供能形式,在未来运行过程中还需要不断优化。实际上光热的很多问题有很多误区,基于当前的技术,没有考虑技术进步,也没考虑到国外的技术市场,所以诞生了很多困难。若是把眼界打开,考虑到技术会进步进而带动成本下降,应用领域的多元化,把太阳能热发电打造成一个像高铁一样可以走出去的产业,光热产业的前景就会更光明。
记者:您还提到一个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这是怎样的一种系统呢?
李珂: 智慧能源管理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能源管理计划,对能源产生、输送、保存、使用、计量、分折、改进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分期、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将节能、绿色建筑的观念落实在项目的每一个环节。智慧节能——清洁能源、节能建筑、能效持续改进。我们花了两年多时间开发这个系统,做论证和仿真,准备工作还是很充足的,在开发过程中创新点很多。在确保项目功能基本实现的情况下,我们并没有一开始一味追求高性能,而是首先确保把平台搭好,因为它肩负新能源科技馆和工程研究中心的职能。作为一个创新的摇篮,后续会承载很多研究、实验和验证的任务,会产生更多的发明创造,为智慧能源和光热方面培养新一批的人才。
记者:爱能森是系统集成商,在系统集成过程中是如何进行设备选型的?如何考虑国产设备的应用?
李珂: 在设备选用方面,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都是尽可能选用国产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厂家也做了很多配合,包括很多特型的产品也都单独开模去制造。为了让大家的产品都能得到验证,我们同一个型号的设备采取一主一备,尽可能提供更多机会供大家试验,在运行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再去解决,从而去提高光热设备国产化的制造能力,最终目的还是让大家能够一起营造一个好的产业。
国产产品的主要问题是经验问题,从制造能力上来说,我们国家的基础工业包括像热交换、热发电方面的装备制造能力是合格的,但我们没有工程的应用经验。因此对于国家补贴的示范项目上要尽量多给国产的设备制造商一些舞台,让我们自己的产业能够快速成长起来。目前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不是在技术本身,而是在应用方面,我们确实在实际应用上有所缺乏,因此在示范过程中难免有一个试错过程。全世界把降低成本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无论从火电、光伏还是风电,中国设备厂家的加入确实起到了快速降低成本的作用,相信在光热这个领域我们的优势会更强。
记者:您如何看待对国外技术的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及再创新?
李珂: 对于国外技术的引进我们国家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比如在风电领域。首先我们要尊重知识产权,本着平等的态度追求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学习。因为我们的一些创新经验可以慢慢的形成,取得知识产权,再对外输出。这个过程是一个集成创新的过程,在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集成,另外在引进、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再创新,对国外形成产业输出、技术输出。跟国外公司合作,对于别人的劳动成果要尊重,需要支付费用的就支付。在引进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技术专利,可以形成技术交叉。其实在很多行业,如电子、信息产业都有这方面经验。如果有足够的专利池能够对某一个领域进行覆盖,就有足够的能力跟国外的企业进行对话。爱能森现在也在积极地做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专利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也为我们未来跟国外合作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的技术水平足够,跟国外的合作才会平等。
对于爱能森来说,我们一方面注重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创新,力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也愿意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着眼全球光热产业发展新格局,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先进人才,与国际接轨,把握国际光热技术合作新方向。
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光热行业活动,注重在重要光热活动国际会议中推进与同行业伙伴的协调与合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围绕清洁能源、光热发电、气候变化等共同议题,与国内外同行业开展多层次对话和交流,与他们分享技术、信息和经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引进国外行业先进技术,同时推广中国的光热研究及成果。
去年6月22日,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重要组成部分——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研讨会在美国举行,爱能森与美国威尔逊太阳能公司合作项目入选“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这个合作项目充分利用了中美两国优势,将威尔逊公司的光热发电布雷顿技术与爱能森的储能解决方案、人才、技术及投融资能力互相结合,快速实现产业化,并向全球推广及应用。
记者:爱能森未来在光热方面有什么规划?
李珂: 首先我们要把基础工作做好,强化太阳能光热和储能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打造一流的光热储能专家团队;另外在技术创新上继续保持我们的优势,提供国际领先的光热发电储能专业服务;此外在产能上形成足够的制造能力,成为国内外最大的储能新材料生产供应商。
我们正在建设一个生产基地,预计一期工程今年能顺利完成;在光热应用领域,除了我提到的分布式、集中式示范项目,我们还会在清洁能源储能领域继续加大研发及应用,以国际化视野不断整合全球优势产业资源,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现代化管理战略和国际化经营战略,将爱能森打造成为全球光热及清洁能源储能领域领先品牌。
希望我们所做的努力能为我们整个行业应用领域的拓宽做一些积极地探索,成功的经验可以一起分享,为行业的发展带来好处。
(杨钊睿/杜凤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