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赛道成为基金公司在内众多机构调研的重点领域之一,特别是沙戈荒风光新能源基地建设中,具有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的双重功能,可以实现用新能源调节、支撑新能源,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好的长周期调峰能力和转动惯量,具备在部分区域作为调峰和基础性电源的潜力的光热发电,是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传统能源的有效手段,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有效支撑。为此,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把日常的调研工作搬进了直播间,带投资者“沉浸式”了解产业企业一线情况,帮助投资者做出理性投资判断。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跟随基金经理来到敦煌,实地探访这座沙漠里的超级镜子发电站,开启一段光到电的奇妙旅程。
敦煌,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这里不仅汇聚了千年文明之美,还有无穷无尽的“风光”资源,是我国向世界展示新能源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
沙漠里的超级镜子能发电
甘肃省敦煌市向西约20公里,一座260米高的吸热塔在茫茫戈壁滩闪耀。
这里就是被称为“超级镜子发电站”的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步入位于甘肃省敦煌光电博览园的这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仿佛走进了一片钢铁森林,电站内12000多面定日镜以同心圆状围绕着集热塔,越靠近集热塔,镜子的布局也更加密集。每面定日镜由35块小镜子组成,面积有115平方米,它们像向日葵一样,跟随着太阳运动的轨迹,转动自己的身体,以各自独特的角度迎接太阳光的照射,目的就是把太阳的光全部反射到集热塔顶部。
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模型
据电站工作人员介绍,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由我国企业自主设计、投资和建设,2018年12月底并网发电,是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电站之一。镜场总反射面积达140多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80公顷,设计年发电量达3.9亿千瓦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可24小时连续发电的100兆瓦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这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百兆瓦级光热电站技术的国家之一。
光热到电的奇妙旅程
一面面平平无奇的镜子,是如何变成电,踏上西电东送的旅程?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玩过这样一个游戏:在天气很好的时候,拿着一个放大镜,然后地上放一张纸,这时太阳光会透过放大镜,很快就把下面的纸烧起来。
那么当把这枚放大镜换成12000面大镜子会有怎样的效果?光热电站的原理同样简单:首先在集热塔周围布置一定数量的镜子,集热塔作为吸热器的承载基础,镜子作为太阳能的接受者,然后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集热塔顶的吸热器上。液态熔盐流经吸热器的管道并吸收热量,并由这些携带热量的熔盐,通过蒸汽发生系统与水做热交换,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从而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座镜子发电站,由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并投资约28.8亿元建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它的建造不仅解决了传统电厂的限制,而且还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
没有太阳时如何发电?这就要说到熔盐储换热系统。记者在调研现场看到,在吸热塔塔下有两个大的储热罐,一个热盐罐和一个冷盐罐,两个盐罐里储存的就是在塔顶吸收热量的介质——熔盐,它是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混合物。电站工作人员介绍,除了两个盐罐外,储换热系统还包括一套蒸汽发生系统。系统工作时,先利用热盐泵将热盐罐内的热熔盐,打入蒸汽发生系统。与水进行热交换后降温成为冷熔盐,回到冷盐罐。水在吸收了熔盐的热量后,成为高温高压的水蒸气从而推动汽轮机发电。而冷却下来的熔盐,重新变成固体得到循环利用。
“风光”无限
提到敦煌,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丝绸之路、莫高窟、月牙泉等等,事实上,敦煌也是国家第一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在能源发展上充分考虑了当地日照强烈、地广人稀的特点,不仅有全世界最高、集光面积最大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还有一望无际的光伏发电基地。
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只是西北地区和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咱们参观的光热发电站虽然在使用上并不普及,但充分考虑了敦煌这个地方的具体条件——昼长夜短,太阳能资源丰富,因地制宜而创造出来的新的发电形式,中国科学家有效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利用它建造了‘超级镜子电站’,充分证明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在参观中,易方达基金经理成曦说:“放眼未来,中国在新能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有望不断出现新形式的发电方式。在四川,也出现了因地制宜的水能+光能结合的发电方式。可以说未来在新能源上的发展前景、速度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的。”
来源:中国证券报(原文有删减)
记者:万宇 张凌之
注:本文章转载自中国证券报,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