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温固体散料余热梯级回收及品位提升技术”2018年度进展交流会召开

时间:2018-10-23 12:59来源:上海交大制冷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温固体散料余热梯级回收及品位提升技术”2018年度进展交流会于10月1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顺利召开。科技部专家和项目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夏德宏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肖云汉研究员、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侯睿高工、东北大学蔡九菊教授、重庆大学廖强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忠孝教授,以及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能源处陈硕翼处长、项目主管张雄等莅临会议现场指导项目工作。此外,参会人员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教授、科研院计划办刘萍副处长、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杜朝晖教授、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如竹教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齐飞教授、中英低碳国际学院院长赵长颖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专项与科技开发处李小虎副处长,以及项目和课题负责人西安交通大学王秋旺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刘向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戴义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丽伟教授等。本次会议共有60余人参加,会议由项目负责人王秋旺教授主持。
  会议开始,黄震副校长代表上海交通大学致欢迎辞,对参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感谢科技部对项目的大力支持,并对项目进展予以了高度的期望。
  接着,陈硕翼处长介绍了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和服务上的现有情况和新变化,强调了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管理的职责和要求,对项目的保质保量完成提出了期望。
  随后,项目负责人西安交通大学王秋旺教授从课题完成情况、主要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成果和下步研究计划四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情况。
  项目参研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杨剑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刘向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丽伟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戴义平教授分别对项目的4个课题的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了详细汇报。本项目旨在揭示颗粒流含多种传递效应气-固耦合能质传递规律,构建宽粒度颗粒流能质传递本构关系及传热强化机制,形成含微细粉体的宽粒度多重级配高温固体散料余热回收、蓄存及品位提升技术,实现组合式散料余热高效回收利用和适用于宽温度范围余热发电新型节能工艺。
  汇报后,科技部专家、项目专家以及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能源处领导针对项目目的、研究内容和课题间的协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并提出了宝贵建议。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教授就颗粒温度的测定、接触热阻及颗粒光滑性等方面与项目组进行了探讨交流,对项目在机理上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部专家组组长夏德宏教授对项目汇报的普适性提出了要求,建议项目组紧密结合宽温域和散料的特点进行总结。陈硕翼处长指出,项目组的原有技术基础是发展增量的起点,项目的增量是完成项目终期目标的重点工作。陈硕翼处长还对专家组提出了坚持公平与公正、坚持诚信与职业道德的要求,对推进项目组建立更富有成效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此外,专家组就推进示范工程的进展提出了宝贵建议,项目组和专家组在设备采购、加工工艺、时间节点、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和探讨。
  本项目由西安交通大学牵头,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钢集团鞍山热能院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总经费为412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为1927万元。该项目执行期共三年,将建成规模不低于600吨/日的高温散料(0.1~20mm)余热回收示范装置,完成百吨级~千吨级/日的散料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的优化设计方法,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本次会议中,项目组汇报了2018年度的项目进展情况,接受了科技部领导与专家组的检查与建议。会议积极有序地推进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促进了项目研究目标的顺利实现。

注:本文章转载自上海交大制冷所,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