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热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西北院)是从事国家光热规划、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咨询设计、项目投资、工程总承包的全产业链单位。从2005年起步至今,西北院编写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2项、电力行业标准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50余项,国家各类技术奖项40余项,完成国内外光热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总承包等各类工程共计60余项,多次获得国家工程金奖、行业一等奖等各类奖项。多个项目获得国内外权威媒体持续关注。
平台优越 精英云集
依托中电工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心,西北院成立光热技术攻关团队,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领军,成立由多名副总工程师、各专业主任工程师、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创新能力突出的博士及硕士青年组成的攻关队伍。攻关团队共有成员100余名,其中国家级勘察设计大师4名,正高级工程师60余名,高级工程师40余名,博士及硕士比例达100%。
西北院副总工程师、科技创新中心总经理赵晓辉博士,从事光热技术研发17载,是西北院光热业务的奠基人之一,现为西北院光热业务的领军者,曾获“中国电力规划设计行业杰出青年专家”“中国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中国电力工程技术专家”等荣誉。2025年,经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赵晓辉全票当选为太阳能光热联盟常务副理事长,西北院当选为第六届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师工作室、专业技术中心等平台,与科研院所等建立战略合作开发关系,开展高层次、前沿性科技创新项目,形成了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科研院所等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提高了社会资源利用水平。
半壁江山 全面覆盖
我国首批已建成的11个光热项目中,西北院以设计或EPC总承包形式参与的有8个,同时覆盖了塔式、槽式、线菲三种技术路线。项目参与占有率73%,技术路线覆盖率100%。
我国第二批在建的光热项目中,西北院以EPC总承包、设计、设计监理或业主工程师身份参与的有11个。同时承担了大量项目的前期工作。总占有率超50%,技术路线覆盖率100%。其中,线性菲涅尔EPC总承包项目西北院占比100%。
西北院塔式光热电站业绩
西北院槽式光热电站业绩
西北院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业绩
光热领域技术研发硕果累累
西北院先后开展了太阳能热发电试验电站设计研究、太阳能塔式热发电设计技术研究、槽式太阳能光场传热流体管道优化设计研究等专项研究与应用。在太阳能发电技术方案选择、太阳能热发电熔岩系统设计、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移控技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定日进场控制等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西北院在光热领域技术研发硕果累累。作为其中的代表,西北院独立自主研发完成的大开口槽式项目,彰显了西北院人勇于突破、善于创新的精神。
该项目集科研、生产、示范于一体。槽式集热器本体结构设计、集热器机械及光学设计、全厂系统设计等均由西北院技术团队独立主导完成。2022年,大开口槽式集热器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2021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
总结提升 精益求精
作为我国光热发电技术的先行者和领跑者之一,以及技术路线全覆盖者,西北院在“十一五”至“十四五”期间的光热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中,解决过大量工程实际问题。2023年以来,西北院凭借国内最丰富的工程实践优势,深度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光热工程在建设期和投运期内的工程问题总计4000余条,形成了国内最先进的、最完备的涵盖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运行等各类型问题解决方案的工程建设和项目运营数据库,形成了问题收集、分析解决、反思改进、汇总提升的迭代升级解决机制,为后续光热项目的高质量建设和运营奠定了基础。
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
未来,西北院将继续致力于全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创新动能,以清洁绿能和愈发全面的“光热+”多能互补一体化理念赋能产业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西北院之力。
正如西北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史东在太阳能光热联盟第六届理事长联席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致辞时表示:在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支持和帮助下,西北院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研发工程设计技术,加强总承包项目管理,参与了我国首批光热示范项目及新能源大基地配储光热项目等数十项国家重点工程,并主导或参与编制了20余项国际、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史东还表示,近年来我国塔式、槽式、菲涅耳式等光热技术路线均取得重要突破,百兆瓦级光热发电机组建设如火如荼。西北院希望与联盟各优势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深化合作,推动光热发电产业迈向更高水平,助力国家“3060”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注:本文章转载自中国能建西北院,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