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 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 “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耦合的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理论和调控方法” 启动会在重庆召开。项目责任专家:西安交通大学郭烈锦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先锋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秦培勇教授。项目咨询专家:华北电力大学徐进良教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李润东校长、沈阳化工大学王树荣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吕兴才教授、清华大学李水清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蒋方明研究员,项目单位代表专家重庆大学廖强教授、朱洵教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王志峰研究员、东方电气东方锅炉有限公司总经理聂立及项目参加单位人员等40余人参会。
夏奡教授进行项目汇报
郭烈锦院士对项目组进行指导
会议由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付乾副院长、项目责任专家郭烈锦院士分阶段主持。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余年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陈洋子项目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高新技术处陈涛调研员致辞。项目负责人重庆大学夏奡教授从立项背景与科学问题、项目目标与考核指标、研究内容与任务分解、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年度计划、项目实施机制与条件保障等方面详细汇报了项目总体情况。专家论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项目实施方案提出多项建议,包括加强任务协同、落实配套经费、重视推进工程示范等,为项目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项目针对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在多品位能源耦合系统优化设计、多能质主动调控方面的切实需要,通过理论和技术创新,攻克系统设计理论与主动调控方法方面的难题,为可再生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通过项目实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推动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项目简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耦合的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理论和调控方法” 项目总经费1365万元(国拨经费365万元)。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夏奡教授担任负责人,项目牵头单位为重庆大学,参与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占比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根本途径。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高能效、低排放的独特优势,被视为新型能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工业园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大多存在耗能量大、负荷密度高、能源需求种类多等显著特点,能源已逐渐成为制约园区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合理部署分布式能源系统,是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推进园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面向紧迫而艰巨的减碳目标和工业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型可再生分布式能源技术已刻不容缓。本项目针对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在多品位能源耦合系统优化设计、多能质主动调控方面的切实需要,以“机制揭示-技术突破-示范验证”为主线,通过理论和技术创新,攻克系统设计理论与主动调控方法方面的难题,为可再生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建成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高水平研发队伍,推动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