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浪卡子县县城太阳能集中供暖项目(一期)

时间:2025-04-08 20:55来源:太阳能光热联盟浏览: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全国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典型案例汇编(2024)》(第四批)。其中, 浪卡子县县城太阳能集中供暖项目(一期)入选。现转载如下,以供参考。

浪卡子县县城太阳能集中供暖项目(一期)

一、项目基本情况
浪卡子大型太阳能储热供暖工程由日出东方阿康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于2018 年底建成,项目位于山南浪卡子县,海拔4500m。一期项目供暖建筑面积 8.9万㎡,太阳能集热面积22275㎡,储热水量1.5万m³。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储热供暖工程,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太阳能实际运行保证率达到 100%的太阳能集中供暖示范标杆项目工程,年减排CO₂达13000t。填补了大型太阳能供热系统在西藏成功运行的空白。
浪卡子项目经过四个完整的供暖季运行检验,建筑室内温度16~22℃,每㎡供暖建筑的运行用电成本不到2元,清洁、便宜、高效,受到藏区民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誉。西藏太阳能资源丰富,选择太阳能供暖既可就地利用当地可再生资源,又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
作为世界第一个高寒高海拔、第一个全链条交钥匙的太阳能集中供热项目,运行至今,也创下了数据采集最完整、运行费用最低的太阳能供热项目纪录,为利用太阳能热供暖的世界历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同时,也引起国内外行业专家的高度关注,为此,我公司于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承办了国际能源署太阳能供热制冷委员会Task55专家会议,这也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浪卡子项目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二、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
1. 负荷情况
项目为浪卡子县县城提供清洁供暖,浪卡子县地处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供暖季漫长,但太阳能资源丰富。项目供暖期时间为每年9月23日~5月31日,长达251天。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3.7℃,最低可达-20℃。地区年日均总辐照量为23.7MJ/㎡, 年均日照时长2933.8h,平均每日日照小时数8.03h。
项目用能需求仅为供暖,无工业用热需求。供暖建筑面积8.9万㎡,热负荷4.3MW。用能场景包括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还有小区、住宅等居住建筑,为当地居民提供温暖舒适、清洁低碳的生活、学习、办公环境。
2. 技术路线
本项目采用“集热器收集太阳能热量-储热装置储存热量-换热系统将热量传递给供暖系统-供暖系统供暖”的工艺流程。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储热装置储存热能,换热系统将热能传递给供暖系统,供暖系统通过循环水将热量传递给用户,实现供暖。
项目采用了高效集热技术、大容量蓄热温度分层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选用高效大平板集热器、大型人工蓄热水池、智能控制系统等设备,实现了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和稳定供暖。
技术路线主要如下:
(1)高效集热技术:采用高效大平板集热器,通过大面积接收太阳辐射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热源。
(2)大容量蓄热温度分层技术:采用大型人工蓄热水池,可以储存足够多的热量,满足夜间和阴天等没有日照情况下的供暖需求。同时蓄热体上下温差可达 40℃, 在提高集热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3)智能化控制技术: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控制集热、储热、供暖等环节,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同时实现能源的节约和优化。
技术特点如下:
(1)适应性广:该技术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下的供暖需求,尤其适合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2)稳定性好:由于采用了大容量储热技术,系统可以稳定供暖,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
(3)效率高:通过高效集热和储热技术,实现了太阳能的高效利用,能效比高。
(4)运行费用低:以太阳能作为热源,仅循环泵等用电设备需要消耗少许电能, 运行费用远低于传统能源供暖方式。
(5)环保节能:该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具有环保和节能的双重优势。
3. 系统配置
系统集热部分采用高效大平板集热器,装机容量17.5MW,总集热面积22275㎡, 集热器安装倾角为40°,循环介质为丙二醇防冻液,与蓄热部分采用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高效大平板集热器效率截距>83%,轮廓面积15㎡,采光面积13.75㎡。
蓄热部分采用大型人工蓄热水池,蓄热体积15000m³,蓄热介质为纯水。
供热部分采用板式换热器与蓄热部分换热,设计换热量4.3MW,供热介质为水,供回水温度为65℃/40℃。辅助热源采用2台1.5M的电锅炉。
系统耐候性好,可抵抗高原恶劣的气候环境,寿命可达25年。系统设置多重防冻防过热措施,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采用大量高精度传感器对辐照、温度、压力、流量等系统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能够根据实际工况,自动调整运行状态, 保证系统高效运行。系统采用智能化控制,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方便用户使用和维护。
系统经四个供暖季的运行,实际太阳能保证率高达99%以上。
4. 运行情况
系统运行仅消耗少量电能以维持系统水泵运行,供暖所需热量全部来源于太阳能。
在整个供暖期,从9月23日到次年5月31日,供暖房间温度在16~22℃,供暖稳定可靠。运行费用低,每平方米供暖面积年运行电费不到2元/㎡。
三、经营模式
1. 投资方式
本项目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政府全额出资,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具有实力的承包商,负责项目的整体设计、采购、施工和调试等全过程。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同时减轻了企业的投资压力。
2. 收费模式
本项目由专业运维公司运维,运维公司根据用户供暖面积,向用户收取供暖费。
3. 经营方式
本项目采用专业化运营方式。社会资本组建专业化的运营团队,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运营团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能够确保项目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将定期对项目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四、效益分析
1. 经济效益
本项目采用太阳能供暖技术,能够大幅降低能源成本,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项目运行过程中仅消耗少量电能,运行成本极低,能够很好地减轻当地政府的财政压力。实际运行每个供暖季单位供暖面积运行用电成本不到2元。
2. 环保效益
西藏太阳能资源丰富,选择太阳能供暖既可就地利用当地可再生资源,又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本项目利用太阳能供暖,减少了化石能源的使用,年减排CO₂达13000t,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通过太阳能的利用,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长期使用能够为地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2. 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能够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他们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太阳能供暖技术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确保居民在冬季得到持续供暖。此外,项目的实施能够促进当地就业和产业发展,为地区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通过太阳能供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够推动地区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同时, 作为全球第一个高寒、高海拔、高太阳能保证率的成功案例,为在西藏地区发展太阳能供暖提供了宝贵的示范效益。
3. 政策支持与优惠
本项目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的太阳能供暖政策支持,享受相关优惠措施。政府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全额资金支持,减轻了企业的投资压力。同时,项目还享受国家和地方的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支持,进一步降低了项目的运营成本。这些政策支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太阳能供暖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地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
五、突出亮点
1. 采用高效集热、分层蓄热和智能化控制的技术路线,实现了世界首例高寒高海拔的太阳能集中供热项目;
2. 多重防冻防过热保护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 世界上第一个实际太阳能保证率达到 100%的大型太阳能集中供热项目;
4. 作为西藏首个大型太阳能集中供暖项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推动了太阳能供暖行业的发展;
5. 项目运行成本极低,单位供暖面积运行用电成本不到 2 元;
6. 采用太阳能供暖技术,降低了碳排放和空气污染,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
7. 通过太阳能供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地区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六、问题和建议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总结和建议:
一是气候条件的影响: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极端气候对系统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建议在未来的项目中,进一步研究和优化设备的耐寒、耐高原缺氧性能,提高设备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二是初期投资成本:虽然太阳能供暖技术的长期运营成本较低, 但项目的初期投资成本较高。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太阳能供暖项目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的投资压力;
三是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集成。考虑将太阳能供暖系统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地热能等)进行集成,形成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