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恒基能脉:多塔一机光热电站的探索及工程实践

今年国庆节期间,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光热储能电站被央视新闻频道《日出东方》《新闻直播间》栏目、央视财经频道《天下财经》等多栏目聚焦报道,通过多角度机位和航拍,为全国观众呈现了“数万道金光汇聚高塔”的震撼画面,既展现了科技与自然交融的视觉盛宴,更深度解读了项目的核心技术创新与国家能源战略价值。

而此前的8月,在由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特别协办的2025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上,恒基能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辛理夫作了题为《恒基能脉在多塔一机光热电站的探索及工程实践》的主题报告。

报告表示,恒基能脉的核心突破体现在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电站的成功实践,该电站是“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国家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总投资近50亿元,包含1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光伏和40万千瓦风电。其采用的“多塔一机塔式光热电站聚光集热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标志着该技术从构想走向工程现实的重大跨越。

在技术成果上,该电站展现出多重亮点:

系统创新:“双塔一机”配置通过镜场模块化和汽机大型化,有效提升了规模效益和系统稳定性。

技术领先:电站镜场规模位居同批项目前列,并融合了自主研发的镜场复用技术与高精度定日镜跟踪技术,大幅提升了光能利用效率和发电能力。

国产化标杆:电站设备国产化率行业领先,核心设备如吸热器管屏、熔盐泵、关键阀门等均优先采用国内成熟供应商产品,并针对瓜州当地环境进行了适应性优化,保障了复杂工况下的可靠运行。

产融协同典范:电站是央企与民企成功合作的典范,为行业提供了协同创新的优秀范例。

报告介绍了恒基能脉作为一家专注于光热发电技术研发与项目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其国际首创的“多塔一机”塔式光热技术,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多项重要资质,奠定了其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展望未来,恒基能脉计划在完成现有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开发新的“光热储能+”一体化项目,并优化“多塔一机”系统技术,致力于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光热发电及熔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光热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附:

恒基能脉在多塔一机光热电站的探索及工程实践-辛理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