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 《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在新疆、青海、甘肃等油气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油气与太阳能同步开发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太阳能聚光集热及储热技术,实现油气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供热,助力低碳油气开发。
《方案》发布以来,油气企业加速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太阳能集热技术的融合及其利用。4月7日,中工网记者探访了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的中国石油华北巴彦油田原油转运站,巴彦油田借助49组双槽双轴集热系统,实现太阳能光热直接转化,年产蒸汽6800吨,能满足原油转运站50%以上的用热需求。
槽式集热系统(中工网通讯员 伏萧龙 杨伟奉 摄)
该双轴双槽光热集热系统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北分公司EPC总承包建设,单组集热功率30千瓦,装机规模1.47兆瓦。据介绍,该项目构建起光热集热为主、电厂蒸汽为辅,充分利用原油储罐储热能力的“多热源综合智能节能供热系统”。项目投运后,兴华区块转运站可高效利用巴彦当地太阳光照资源,替代热电厂燃煤蒸汽,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1850吨,最终实现节能降耗、降低用热成本的目标。
来源: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2024年5月,青海油田在乌南、切六、英东三站建成了光热系统,项目全部采用北京兆阳光热技术有限公司的类线性菲涅尔聚光集热技术,集热总面积超2万㎡,年产热超1.5万MWh,替代天然气近200万立方米。项目创新“镜场+储热+机器人清扫”模式,适应高寒地区需求。据兆阳光热介绍,其太阳能供热成本接近或低于传统能源。
英东热水站太阳能供热项目采用光热技术生产洗井热水,替代燃气加热炉,减少天然气的使用,日产65℃热水400立方米。太阳能镜场镜面面积约9000平方米,全年供热量6400MWh,可替代天然气76.5万立方米。
乌南联合站太阳能供热项目采用太阳能作为热源加热原油,替代燃气加热炉,减少天然气的使用。太阳能镜场镜面面积1万多平方米,全年供热量7914 MWh,可替代天然气106.3万立方米。
切六接转站太阳能供热项目采用太阳能作为热源加热原油,替代燃气加热炉,减少天然气的使用。太阳能镜场镜面面积1400多平方米,全年供热量1061 MWh,可替代天然气14.3万立方米。
作为中国石油最大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项目组成部分,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结合新疆稠油生产情况,在风城油田重37井区开展高温光热制蒸汽先导试验,通过地下SAGD蒸汽腔桥接实现燃气锅炉与光热制蒸汽耦合运行,同时利用地下蒸汽腔储热,试验变工况注汽。
据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介绍,该项目优选小定日镜塔式光热制蒸汽技术,建设水工质集热器规模26MWth,年可供汽量5.2万吨。 同时,该项目也是山东电建三公司PCS3-SH镜场成套产品技术首次国内商业化应用;国内首台光热DSG过热蒸汽-稠油开采机组;国内首台利用SAGD地下汽腔储热光热机组。
2024年3月23日,长庆油田首座“单轴槽式集热系统+空气源热泵”的联合储热型光热全替代先导示范项目在采油七厂山城作业区环八转投运。该项目投运后光热综合替代率达到100%,年可节约天然气42.4万立方米,新发绿电11万度,减排二氧化碳687吨。
来源:塔里木油田
传统的稠油热采工艺通常需要燃烧大量天然气来产生高温蒸汽。早在2011年,雪佛龙公司就在美国最古老的油田Coalinga油田(19世纪90年代投入运营)上建起了太阳能EOR项目(装机29MWth),使用塔式聚光技术,安装了3822面定日镜以及集热塔,产出的蒸汽直接注入储油层对重油进行加热,以降低其粘度,使其更易被开采。阿曼石油开发公司(PDO)2015年委托Glasspoint在稠油油田附近安装大面积槽式集热器,采用太阳能生产稠油开采所需蒸汽。
美国Glasspoint与阿曼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开发装机达1021MWth的Miraah太阳能EOR项目,已经于2017年建成投运。该项目年产热能445GWh,日产蒸汽2000吨,配置了622080 m² 槽式集热器。
让每一滴“零碳原油”都凝聚着光热科技的力量
据调研,太阳能光热技术能够覆盖不同温度范围的油气田用热环节:
低温场景(<100℃):井口原油加热、掺水加热、低温脱水等。
中高温场景(100~250℃):原油稳定加热、导热油系统供热。
高温场景(300~400℃):稠油热采蒸汽制备。
在技术创新与优化方面:
储热技术:结合地下蒸汽腔储热或配置储热水箱,缓解光热供能的间歇性问题。
热泵技术:通过改进热泵机械性能(如双蒸发器、管型换热管)提升余热回收效率。
智能化控制:引入双轴跟踪系统、自动清扫机器人等,提升集热效率并降低运维成本。
未来,随着土地集约化利用、镜场效率提升及储热材料升级,光热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油田从“耗能大户”向“低碳标杆”转型,推动油气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延伸阅读: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要求,在新疆、青海、甘肃等油气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油气与太阳能同步开发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太阳能聚光集热及储热技术,实现油气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供热,助力低碳油气开发。加大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技术创新攻关力度。重点推进油气产能建设项目配套的低成本太阳能光热利用、油气田储能(电和热)技术、分布式微电网和综合能源智慧管控等领域。
202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企业积极探索研究太阳能供热在炼油过程中的应用。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油气田光热项目可获地方专项补贴+绿证交易收益。
2025年1月,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这是我国首次发布电力碳足迹因子,光热发电以0.0313kgCO₂e/kWh的超低数据位居第三,只略高于传统水电和核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