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曾联合制定印发《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指出,储能产业和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覆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居民侧以及社会化功能性储能设施等多方面需求。《行动计划》拟经过5年左右努力,增设若干储能技术本科专业、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推动建设若干储能技术学院(研究院),建设一批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推动储能技术关键环节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一批重点技术规范和标准,有效推动能源革命和能源互联网发展。
随后2月21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第2号文《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附件显示2019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属于工学门类、修业年限为四年,为特设专业,目前仅有西安交通大学增设了该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申请增设的全国首个且唯一一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教育部批准。
西安交大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将致力于培养该领域急需的领军人才,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究竟是什么?
在全球能源竞争愈演愈烈,能源战略结构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为响应国家能源发展重大需求,培养该领域急需的领军人才,西安交大自2019年筹划建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西安交大聚集全校相关优势学科和办学力量,多次组织相关学院探讨谋划储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结构。
■ 专业定位: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根据我国能源和产业发展对复合型储能人才的需求,依托西安交大六个理工类优势学科(含两个A+学科),培养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适应能源科学发展,促进能源产业升级进步的高素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理工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型专业。
■ 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储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多学科综合知识,具有整合思维、工程推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具备从事储能材料、器件与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的技术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未来各种新能源产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
■ 师资队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何雅玲教授担任专业负责人,吸引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院等优秀教师构成的科研教学团队。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未来怎么建设?
■ 中国科学院院士、储能专业建设小组负责人何雅玲教授:
重点解读了《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报告了储能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置阶段性进展,并就课程群设置、实验平台搭建、主要依托学科等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研讨。她表示:
□ 要加快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储能技术学科专业宏观布局;
□ 深化多学科人才交叉培养,推动建设储能技术研究院;
□ 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加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
□ 加强储能技术专业条件建设,完善产教融合支撑体系。
■ 西安交大副校长郑庆华:
从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储能专业建设工作进行部署。
他表示,储能技术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源革命”的核心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和产业前景。
要高度认识创办储能专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作为全国首个创办储能专业的高校,务必以强烈的使命责任、开拓意识和担当精神,充分认识创办储能专业是一项跨学院多学科汇聚融合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汇聚校内外多方资源,建立一套从招生、培养、师资、实验、实践的系统化建设方案。
以下为通知原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我部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备案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新增目录外专业点名单。本年度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1672个、审批专业181个(含13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51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47个,撤销专业367个。
现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1)。同时,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基础上,增补了近年来批准增设的目录外新专业,形成了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见附件2),一并予以公布。
请各地各高校认真做好新设专业的建设工作,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把按社会需求办专业作为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前提条件,把落实国家标准作为专业建设的底线要求。要根据社会需求变化情况,动态调整招生规模,持续改进和提升专业内涵。要健全质量保障,加强对新设专业的检查,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教育部
2020年2月21日
注:本文章转载自教育部,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