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简报

时间:2013-12-27 09:32来源:太阳能光热联盟
为将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推向商业化,2010 年8 月17 日至2010 年8 月19 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了第四届“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来自中国大陆,韩国,西班牙,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投资公司和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300 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以国际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商业化现状、商业化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商业化机会、材料技术、储能技术、聚光技术、系统设计、电站选址和国家政策机制为主题,在科学,技术,政策,资源和经济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本次大会同时举行了太阳能热发电项目973专题报告会和太阳能光热产业战略联盟会议,使得参会代表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在太阳能热发电基础研究、高技术与产业化结合方面的发展现状。
 
本次论坛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韩国太阳能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科技部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党委书记马淑坤主持开幕式,海南省政府代表、三亚市副市长朱允山,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能源与交通处处长郑方能,国务院参事、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石定寰,本次大会主席徐建中院士,国际能源署IEA 执委、韩国太阳能学会主席姜龙赫博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参加本次论坛的代表有300 多位,单位180 多家。
出席论坛的领导专家主要有: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赵忠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徐建中,IEA 太阳能热发电组织执委韩国太阳能学会主席姜龙赫,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能源与交通处处长郑方能,国家科技部高新司能源与交通处项目主管孙鸿航,国家科技部计划司攻关处副处长高峰,国家973 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咨询组研究员陈霖新,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副处长彭斌庆,海南省科学技术厅高新处处长吕拔明,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处处长。
郭廷水,三亚市政府副市长朱允山,三亚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局长曹兵,海南可再生能源协会秘书长范益民。
 
出席论坛的研究院所与大学主要有: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广州能源研究所、电工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理化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成都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甘肃机械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八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等。
 
出席论坛的企业主要有中国华电集团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上海涌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晶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科力函热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台玻长江玻璃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旭孚太阳能、北京中航空港通用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华创维想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普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北京市中磁旭真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国泰基金、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海南三亚南山电厂、海德瀚公司、航天神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市京澄玻璃有限公司、景顺长城基金、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力诺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唯真太阳能产品有限公司、天壕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天威(成都)太阳能热发电开发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益科博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保定神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创维想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立可尔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实力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信诚立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等。
 
国外主要单位有阿本戈太阳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Abengoa Solar)、韩国能源研究所,韩国仁荷大学、韩国首尔国立科技大学、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德国冯.阿登纳真空技术有限公司(VON ARDENNE Anlagentechnik GmbH)、国际铜专业协会(中国)、美国格拉斯泰克有限公司(Glasstech)、三星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美国陶氏化学(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阿海珐可再生能源(中国)、华博Flabeg公司等。
 
此外,参加本次论坛的媒体有彭博社新能源财经、海南电视台、新华社海南分社、海南日报、国际旅游商报、南国都市报、太阳能杂志社、南海网等。
 
本届论坛为期三天,在此期间就以下几个主题进行了报告性发言,发言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8 月17 日上午会议开幕式:
海南省政府代表,三亚市政府朱允山副市长致辞
全球气候变暖,为应对气候变化,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到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要占15%。海南省正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海南发展清洁能源,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海南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热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加快太阳能热发电走向商业化,是发展环境友好的社会,也是加大环境保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的重要措施。本届论坛为海南借鉴国内外先进热发电技术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真诚希望各位专家积极参与清洁能源建设,为海南的太阳能热利用提出您的真知灼见。欢迎企业到海南来建立研发机构,促进海南经济发展。在三亚周边设立了创意产业园,正在建设创业孵化楼。欢迎专家来我们这里参观了解,欢迎来我们这里创业。三亚是个美丽的节能的城市,三亚在建设高端的国际旅游城市,我们衷心希望各位多到三亚走走看看,享受三亚的阳光沙滩空气,为三亚发展多提建议,多提要求。
 
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能源与交通处郑方能处长致辞
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已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
型,能源结构的调整放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到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耗的百分比要到15%。并将此目标纳入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要实现此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源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比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和重要。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太阳能热发电,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已具有很好的基础,热发电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部一直高度关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十一五以来又加大了在太阳能热发电方向的科研力度。在一系列努力下,目前我国已掌握了太阳能核心技术,太阳能聚光,高温储热,系统集成等方面也有望取得突破。此外,科技部还组织了相关领域的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进一步加大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的研发投入,全面推动我国太阳能低温,中温,高温热利用技术发展。
 
国务院参事,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石定寰致辞
在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行动中,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国家领导人多次反复强调要大力加强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央国务院推动下,可再生能源发展蓬勃。大量产品在全球各国使用,为全球减排做出贡献。目前太阳能热发电已经成为国际上全球关注的可再生能源重要发展方向。发达国家在一些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应用示范上走在前面,他们的经验也表明这个领域具有很大潜力。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在国内呈现大家积极参与的局面。特别国内自主研发的局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打下很好的基础。技术分支上可以有自己的特点,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希望创造出高效低成本适合大众应用的产品。希望有更多大学,科研机构,大型骨干企业参与,有更多地方参与推动。目前热发电科技处于起步,产业化技术尚未很好掌握,需要有更大的科技创新力度,检验完善相关技术。首先示范系统电站尽快建成,延庆塔式推动,利用。其次,建议这样一个方向能够纳入十二五规划,国家能够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发展,掌握主动权。第三,热发电也需要在市场应用和培育方面做好示范工程,引起国家更多关注。热发电应更好把握产业化和市场的方向。第四,除中央政府支持外,地方政府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应在资源评估基础上,与太阳能丰富地区加强合作。最后,国际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祝论坛圆满成功,推动热发电技术能够在新的起点上发展得更好更快。
 
本次大会主席,徐建中院士致辞
首先代表工程热物理学会向各位代表表示欢迎,向海南省、三亚市有关部门和电工所表示感谢。这次会议是我们的第四次会议,自第三次会议以来,太阳能热发电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一是太阳能热发电方面的973 项目得到批准,今年已经开始工作,二是863 项目1MW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也进入最后决定性阶段,不久将要建成,三是以内蒙50MW 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招标为标志,表明产业化已经开始推动向前。第四是今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准备十二五计划的关键年。因此,这次大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大会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交流太阳能热发电的科学研究技术进展。三亚环境优美,在宽松休闲气氛下,大家一方面欣赏大自然,另一方面启发我们的灵感,产生新的思想,新的做法来促进太阳能的发展。希望大家在三亚过得愉快,为太阳能事业做出贡献。
 
国际能源署IEA 执委、韩国太阳能学会主席姜龙赫博士致辞
当前油价上扬,全球各国都在关注新能源发展。为了化危机为机遇,各国大力研究可再生能源,力求减少排放。韩国政府也设定了一个可再生能源方案。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需要共济合作,共商可再生能源大计。目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报告,预测2050 年热发电提供全球11%电力,成本为目前20~25%。在此,我们通过大家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分享对热发电技术进行探讨。感谢王志峰博士和全体会务人员的努力,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8 月17 日上午 院士专家主题报告
徐建中 院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
我国能源领域能源供需之间存在尖锐矛盾。2020 年以前,常规能源生产与能源需求的缺口不断扩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将其列为优先领域的第一位。2020 年以后,这一缺口继续扩大,至少一直要持续到实现中等发达的2050年。并且,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结构,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未来构成重大危险。
我国正受到能源和环境双重巨大的压力,必须高度重视温室气体问题,既保证较快的发展速度,又不污染环境和节约资源与能源。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走改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的道路,建设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建立我国可持续能源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可能要用一个世纪的时间,它包括三个主要部分,无碳/低碳能源结构,先进的电网和科学用能。我们需要构建新的能源网络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节能和科学用能方面,我们应研究用能系统的合理配置和用能过程中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规律以及它们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最终减少能源的消耗,“分配得当、各得所需、温度对口、梯级利用” ,提高能源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同时,转变传统的利用方式,发展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模式,实现资源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和“废能”。燃料化学能与物理能的综合梯级利用的方式,有助于减少燃烧过程不可逆性,同时提升中低温热品位,实现高品位燃料化学能的高效利用,实现“源头节能”。
我们需要发展多种形式的聚光太阳能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聚光太阳能技术本身形式多种多样,其应用方式也丰富多彩,应采用相应的方法推广其应用。聚光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方面,塔式、槽式、碟式中的相当一部分技术基本成熟,采用现有技术可实现产业化。发电之外,应推广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太阳能锅炉),与化石能源互补,作为燃煤或燃油电站的第一级,发挥太阳能的特点,避免其不足。此外,太阳能制热制冷,太阳能热化学复合系统,太阳能海水淡化也是需要重视的技术。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瓶颈,是始终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可靠、充足、经济、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可以保证GDP 稳定增长,同时不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在当前资源能源环境的压力下,我们的出路即是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
 
姜龙赫 博士(国际能源署太阳能热发电组织执委,韩国太阳能学会主席)
SolarPACES 在全球共有16 个成员,并且有众多国家正在申请加入,SolarPACES 的结构为一个执委会六个项目组,执委会负责研究战略性目标,国际能源署提交报告,而项目组则负责具体研究工作。
CSP 技术主要分为四类,塔式,槽式,碟式和线性菲涅尔式,其中具有较高潜力的是DSG 槽式和空气-燃气轮机塔式。到2050 年,CSP 的成本会降低到现在的20~25%,供应全球11%的电力。西班牙,美国,北非(欧洲)均已有大量的已建成或在建CSP 电站。
韩国自1994 年以来,已进行了多项关于CSP 技术的研究,完成了高温槽式,碟式聚光器,验证了10 千瓦的碟式斯特林系统。目前正在同中国科学院合作,进行1MW 塔式电站方面的研究,建设200KW 聚光示范电站项目,发展高压空气吸热器。
CSP 技术是最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槽式和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已经成熟,并向空气吸热器-燃气轮机的塔式电站方向发展。
 
黄湘 研究员(国家973 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电气协会副理事长)
CSP 具有技术相对成熟、发电成本低及对电网冲击小等优点,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中最有前途的发电方式之一。其热功转换部分与常规火力发电机组相同,有成熟的技术可资利用,因此特别适宜于大规模化使用。我国在科技部“八五”、“十五”和“十一五”的持续支持下,在槽式、碟式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已经取得一批成果。
我们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主要有三种积极性的推动:一是专业队伍科研院所,二是行业队伍,主要是发电集团,电网公司和核电公司,三是行业外队伍,即大型企业集团,各种投资公司,民间企业。在此基础上,科技部牵头组织了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理事会成员单位包括19 家企业,14 所高校和8 家科研院所。
中国太阳能热发电的产业主要由研发体系,设计体系,制造体系,安装体系和运行维护体系构成。产业链以原材料发展为出发点和起点,核心装备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生产,从系统和设备研发——系统设计——产品制造——安装、调试——系统集成形成系列和体系,许多企业和研发机构都在研发基础上,申报了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发明,部分产品出口国外。联盟内的企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有:钢铁、设备生产、汽轮机、锅炉、超白玻璃、太阳能玻璃深加工设备、真空集热管等。
中国太阳能热发电近年取得了大量成果,863 塔式电站的主要设备完成加工,预计今年底发电。槽式技术在聚光集热系统、真空管和玻璃反射镜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太阳能热发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假定每平方公里贡献1 亿度电/年,则3 万平方公里的开发,能解决2020 年全国总用电量的30~35%。每平方公里的总投资控制在7.5~10 亿,则全部的市场将近22.5~30 万亿元的市场。其中近钢材、玻璃、真空集热管、熔盐等各占约10~15%左右。每项投资达到2.25~3 万亿元,这些材料都是中国常用建材。太阳能热发电的建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8 月17 日下午 太阳能热发电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国家973 项目报告会)
黄湘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项目总体介绍
太阳能热发电过程目前面临聚光过程一次投资高、光学效率低、光热转换及传热蓄热材料性能低传热差和热功转换效率低下的制约,因此,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支持下对高效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展开基础研究,旨在发展和探索太阳辐射能流聚集—吸收时空协同输运及转换规律,极端条件下热能传输储存机理及与材料组成结构的关联机制,以及非稳态太阳能光−热−功能量系统集成理论。针对上述三个关键科学问题,设置了六个研究课题任务,以期实现理论突破,技术提升,人才培养。目前已展开或完成基于非成像光学的聚光器设计理论及聚光器面形的检测方法研究;镜场时空协同设计理论研究及优化软件编写;水/蒸汽工质、熔融盐工质吸热器吸热面以及腔体式吸热器内部辐射热流密度的分布特性研究;不同传热蓄热工质自然,受迫及混合对流传热性能及机理;强化管内熔融盐流动与强化传热机理; 不同类型非稳态太阳能光-热-功能量转换过程的相互作用规律;储热材料制备原理;搜集可能建太阳能热电站地区的直射辐射资源、水资源、生态、地表及地质资源等特征数据,分析适合沙漠环境的太阳能热发电站冷凝方式等工作,完成论文23 篇,其中SCI / EI 收录8 篇,申请发明专利3 项。
 
课题一 太阳辐射能高效聚集与镜场时空协同理论
课题负责人:卢振武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2010 年度研究内容:
1) 基于非成像光学的聚光器设计理论;
2) 新型聚光器的设计软件编写及聚光器设计;
3) 聚光器面形的检测方法研究;
4) 镜场时空协同设计理论研究及优化软件编写;
5) 聚光器跟踪精度及测试方法研究;
6) 聚光器支撑及跟踪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研究。
 
课题二 吸热过程光-热耦合特性及复杂非稳态传热机理
课题负责人:李增耀 西安交通大学
2010 年度研究内容:
通过文献调研,确定水/蒸汽工质、熔融盐工质吸热器腔体的尺寸和管道的布置以及空气吸热器初步的结构型式;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聚光太阳辐射的计算模型,获得吸热面以及腔体式吸热器内部辐射热流密度的分布;设计高温空气吸热器实验系统,完善水工质太阳能吸热器热工水力实验系统。
 
课题三 高温传热蓄热过程多尺度结构中流动与传递规律
课题负责人:丁静 中山大学
2010 年度研究内容:
1) 高温传热蓄热工质的制备与表征;
2) 对流传热实验台的设计与改造;
3) 高温传热蓄热工质受迫对流传热性能;
4) 熔融盐流动与强化传热机理的数值模拟;
5) 多尺度结构传热蓄热的研究。
 
课题四 大规模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成及调控策略
课题负责人:孔力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010 年度研究内容:
1)研究不同类型非稳态太阳能光-热-功能量转换过程的相互作用规律;
2)研究大容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吸热工质、蓄热工质和做功工质的性能和
匹配机理;
3)完成聚光岛、吸热岛、热能岛性能测试平台的设计方案;
4)确定光-热-功能量转化微型实验台的设计及实验方案。
 
课题五 高温传热蓄热材料设计与性能调控原理
课题负责人:吴建锋 武汉理工大学
2010 年度研究内容:
1)系列Al-Si-Cu-Mg-Zn 合金高温相变储热材料成分设计及优化,储热室材料及结构设计,ASZ 蜂窝陶瓷基体材料配方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研究混凝土储热材料绿色制备原理;
2)聚光器用高分子透明层分子结构设计,合成含氟聚酯透明材料。研究含氟聚酯结构对透明层光学性能、力学性能、自洁性能的影响。获得控制透明层高强、自洁、耐沙蚀的技术关键;
3)研究空心玻璃微球表面活化处理的配方和工艺;化学镀磁性薄膜的镀液配方,工艺参数;研究化学镀磁性薄膜的工艺与微观结构、磁性能的关系。
 
课题六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课题负责人:黄湘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010 年度研究内容:
1)分析适合沙漠环境的太阳能热
2)搜集可能建太阳能热电站地区的直射辐射资源、水资源、生态、地表及地质资源等特征数据;
3)高温熔融盐的环境影响机理研究;
4)高温熔融盐的“再生”机理与废弃物处理对策研究。
 
8 月18 日上午分会场1 槽式聚光及吸热技术
陈小安 教授(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结构优化,以及新型定日镜两轴跟踪精密传动箱方面的研究。通过对槽式太阳能聚光器支架结构的拓扑优化,使组建结构重量,镜面变形和钢架变形均大幅度降低。同时,实验室开发了新型定日镜两轴跟踪精密传动箱,可实现塔式太阳能两轴跟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特点为闭环控制精密驱动,传动比范围大,齿侧间隙可控,承载能力高和可自锁。
 
朱伟 技术总监(上海旭孚太阳能):
旭孚太阳能致力于太阳能追踪系统,所开发的系统可用于各类太阳能热发电设备。其中槽式液压追踪系统已同中科院电工所合作进行了运行和测试,通过液压油缸、液压动力站、控制器和传感器的设计,实现实时,高精度追踪。
 
雷东强 博士(中科院电工所,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占在全世界运行的太阳能聚热发电站的88%,占在建项目的97.5%。槽式系统已达到商业化成熟阶段,具有技术和市场潜力。槽式太阳能聚光系统关键部件有高温太阳能集热管、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中科院电工所与皇明太阳能联合开发了具有当今先进水平的高温真空管和槽式集热器。经过测试,金属内管最高加热温度在450℃长期维持时,集热管保持真空良好。30-450℃间循环加温,集热管真空良好。并采用电加热方式进行热损测试。槽式集热器具有较高的光学精度和跟踪精度,反射镜误差:平均<3mrad,吸热管位置误差:<5mm,跟踪精度<2mrad,用钢量较低,为18.5kg/m2,峰值光学效率≧78%。风速≤7m/s 情况下跟踪精度±0.1º。下一步计划完成集热管性能测试,完成年产2万只4 米长高温集热管生产线。同时,完成槽式聚光系统的性能测试,计划引进美国GLASSTECH 制造的CRB-S 型玻璃弯曲成型设备,年产反射镜420 万平方米,从德国引进曲面玻璃镀银生产线,解决曲面玻璃镀银问题,建设年产30 万平米槽式聚光器生产线。
 
王建 博士(清华大学)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是目前唯一进入商业化运行的太阳能热发电方式,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发电成本最低。高温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为保证能量转换效率,需要集热管将液体工质材料加热到400°C。其关键技术为高温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玻璃-金属封接、真空获得与维持技术。清华大学在这方面的主要进展有:涂层方面,实现在真空700℃、空气400℃稳定工作。 封接方面,实现硼硅3.3 玻璃-金属的熔化封接,漏率小于1×10-10Pa m3/s,可经受450℃的高温排气和室温~200℃的瞬时热冲击。 真空方面,样管450℃烘烤半年气压保持在1.0×10-2Pa 量级。
 
杨谋存 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进行了抛物槽式聚光器结构与光学分析方面的工作,通过模拟6 级、8 级和10 级风速、不同吹风角度和不同镜面材料对聚光器的影响。采用遗传算法对聚光器进行了优化,使系统总体质量最小化,与初始设计方案相比重量减轻了约10%。
 
巨星 (中科院电工所)
为延庆的槽式热发电系统聚光器进行风载方面的计算工作,通过模拟多风速和多角度的聚光器风载荷情况,得到聚光器受力,扭矩方面的数据,对高风速下的保护位置进行探讨。
 
孙守建 副总 (北京桑达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
集热管是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关键部件,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SCHOTT 公司和以色列SOLEL 公司批量生产该集热管,桑达直通管技术创新点主要有玻璃金属封接采用热压封接新技术,采用耐高温的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研制了专用的排气设备和工艺,采用对氢气有良好吸收性能的特制吸气剂。该种真空管已出口韩国等多个国家。
 
刘希杰 副总经理(山东力诺光热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力诺光热集团有限公司在高温真空太阳集热管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进展。公司与德国约股特熔炼技术有限公司(JSJ)合作开发了具有先进技术的硼硅玻璃窑炉,同清华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封接件结构设计、表面处理和熔封工艺上重点攻关,最终实现了硼硅3.3 玻璃和不锈钢的直接熔封,已完成了2m 长高温管的制作,并对部分性能进行了检测。2010 年力诺光热集团公司计划投资建设国内第一条年产5 万支的高温管生产线。
 
谭明明 (南京工业大学)
对于玻璃和金属真空钎焊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参数分析。通过实验和有限元计算的方式,得到残余应力与玻璃厚度和金属厚度之间的关系,钎焊温度、压力对于街头残余应力的影响等关键性结论。
8 月18 日上午分会场2 太阳能热发电材料技术
 
吴敬 (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全球对于新能源方向的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已从04 年的460 亿美元增长到10 预计超过2000 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全球太阳能热发电市场将比目前增长7 倍,达到7GW 以上。已有众多企业加入到太阳能热发电的产业链中。光伏和光热发电技术都在成熟,光伏会继续在MW 级电站上对光热构成挑战。对太阳能热发电而言,其价值体现在太阳能热发电可提供不仅是能源,而是电力,可预测的,不间断的,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可以支持电网运行。这不同于其它可再生能源难以储存,时常间断的特点。随着低碳无碳电力工业的发展,太阳能热发电具有成为电网重要稳定发电部分的潜力,这也需要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降低成本,保持竞争力。
 
江波 教授(四川大学)
槽式集热管使用硼硅玻璃和减反膜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光效率。对CSP 而言,减反膜设计需要具备两点特征,一是高透过率,二是必须耐环境损伤。以Sol-gel减反膜的制备工艺流程所制备的Sol-gel 减反膜具有很高的阳光透过率,通过优化以后,减反膜的光谱特征有显著改善,并且,经过3000 次的摩擦实验验证后,表明该减反膜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能。减反膜受到环境影响性能会随时间降低,因此对减反膜进行表面处理十分必要,处理后减反膜表面结构及性质会发生变化,具有更好的环境耐受力。
 
Taebeom Seo (韩国INHA 大学)
太阳能热化学主要是以太阳能为热源利用各种化学反应从化石燃料和水中制取氢气。INHA 研制5kW 碟式聚光系统用于甲烷重整的太阳能热化学研究。重整之后的甲烷与水化合,变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其热值提高了22%,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反应器使用泡沫金属材料,外形为螺旋状。INHA 在太阳能热化学方面同时完成了氧化铁作为催化剂,分为两步反应过程的水分解研究,从中制备氢气。此外,在相变材料方面将熔融盐用于太阳能热化学过程,为化学反应提供稳定的热源。INHA将在下一步工作中整合所研制的碟式聚光器和Niigata 大
学提供的双壁面的太阳能化学重整器。
 
樊国栋 董事长 (河南东大高温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河南东大高温节能材料有限公司为“高温传热蓄热材料设计与性能调控原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课题提供实验基地;配合彩熙公司高温吸热材料及转换材料、结构及性能材料的研究;并且是内蒙古 50MW 槽式电站项目储热材料及系统供货单位之一。其主要产品为用于各种行业高、中、低温储热技术的各种陶瓷储热材料,保温材料和耐火材料。
 
王辉 (武汉理工大学)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一直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中一项十分关键的研究课题。在课题中使用自制的金属型复合粉末,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制备了Ni-Mo 选择性吸收涂层,研究了其表面形貌及相组成对涂层光学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该涂层的选择吸收机理,并对喷涂涂层表面进行一定的研磨处理,提高了涂层的选择性。
 
万倩(武汉理工大学)
太阳能资源是地球上最为丰厚的的环境友好型可再生能源,因而被转换成各种能量形式以利用。其中光热转换技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集热器上,那么研制高热吸收率、低发射率、中高温性能稳定的高效选择性太阳能热吸收涂层成为提高光热转换效率的关键。本课题初步尝试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制备了不同质量百分比的NiO-Al2O3 薄膜,并对其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
 
Mark Kim (韩国三星公司)
三星公司在西班牙北部建有两座槽式抛物面镜工厂,自2007 年破土动工,生产能力达到130 万槽式抛物镜片/年(350 万平米/年). 到2010 年,RIOGLASS
SOLAR 1 和2 两座工厂一开始运转,已有超过190 万镜片供应各个项目(主要位于西班牙,美国,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正在规划在美国设立新的镜面工厂。三星公司的镜面经过NREL,DLR,PSA,CIEMAT 的验证,并获得ISO-9001 认证,商业产品于2010 年已登陆中国。
 
李光磊(武汉理工大学)
利用等离子喷涂,超音速喷涂制备Al2O3-Cr 系,Al2O3-Mo 系 和WC-Mo 系的高吸收喷涂金属陶瓷涂层,并利用研磨,抛光,等表面改性技术对涂层表面进行表面处理,改变表面形貌降低发射率。采用溶胶-凝胶的旋涂和浸涂方法在吸收金属,在陶瓷涂层上制备出选择性透过SnO2 薄膜。
 
王珂(武汉理工大学)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是太阳能集热器的核心部件,是太阳能光热转化中极为重要的关键材料,也是提高光热转化效率的重要手段。本课题用浸渍提拉法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Cr2O3/SnO2 复合选择性吸收薄膜。复合薄膜具有较高的光热转化效率,其吸收率α=0.85、辐射ε=0.39。由于在制备溶胶的过程中添加大量添加剂,而添加剂的存在会影响薄膜的选择吸收性能,因而通过减少杂质相的存在来制备上述涂层有望获得更佳的性能。
 
8 月18 日下午分会场1 塔式聚光及吸热技术
Young Chil Park 教授(韩国国立首尔科技大学)
目前定日镜追踪使用的是开环系统,由于定日镜几何误差,光学误差以及计算误差,会导致很大的追踪误差。因此,在目前追踪系统的基础上,对于控制过程进行了改良,采用一种经卡尔曼滤波器训练的多级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减小了跟踪误差,通过对补偿和未补偿的神经网络进行对比,证明该数学模型在理论上是成功的。
 
郭明焕 博士(中科院电工所
目前对于定日镜存在三种主要的双轴跟踪方式,这些跟踪方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通过使用一种带有镜面偏心的定日镜跟踪公式,使定日镜达到准确跟踪。
 
张超(施耐德电气)
施耐德电气提供定日镜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施耐德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公司,目前致力于电气设备和能源管理方面的工作。施耐德公司参与了GEMSOLAR项目,该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塔式熔融盐商业电站。并且,施耐德公式也参与了亚洲第一个塔式发电示范项目延庆1MW 塔式示范电站的建设,为其定日镜场的驱动和控制提供了廉价,完善的解决方案。
 
魏秀东 博士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定日镜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关键元件,其成本占电站总成本约50%。定日镜尺寸的大小关系到镜场成本和光学效率,是镜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大尺寸定日镜可减少镜场成本,但光斑较大,溢出损失严重,且需要较大的吸热器。另一方面,小尺寸定日镜可减小溢出损失和吸热器尺寸,降低塔高,但数量庞大的定日镜群的跟踪控制比较复杂。本报告以1MW 塔式太阳能电站为例,针对不同尺寸的定日镜设计了不同的镜场布置,计算的结果表明,在理想条件下,定日镜尺寸对于镜场光学效率影响不大。原因是不同尺寸定日镜的溢出损失都很小,而阴影挡光效率差别也不大。但在考虑面形误差的情况下,定日镜尺寸对镜场光学效率的影响较大。原因是小尺寸定日镜的溢出损失要比大尺寸定日镜小。小尺寸定日镜可减小溢出损失和吸热器尺寸,并降低塔高。小尺寸定日镜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能。
 
叶胜康 董事长(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地处浙江温州。是国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建有浙江省研发中心。是一家有20 来年减速机开发、生产历史的民营企业。公司将精密减速器作为重点发展项目,从2007 年初开始精密减速器的研发和生产,至今已开发出多个规格型号。已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太阳能定日镜跟踪系统等领域。公司的HJR 双驱动精密传动装置可用于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并将继续开发适用于槽式、塔式、碟式等各种规格的精密传动产品,优化设计,降低成本,满足太阳能发电商业化需求。
 
赵玉磊 高工(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已进行了多种不同的镜面生产开发,在镜面聚光调整和高精度安装方面具有了很强的施工经验,在延庆塔式电站示范项目中,很好地完成了镜场施工工作。
 
张剑寒 博士 (中科院电工所)
研发新型小定日镜,对定日镜载荷和手里的解析解与数值解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实验验证结果。仿真计算采用三维模型,模拟了各个高度角和方位角的结果。同时,对于槽式聚光器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分析其复杂受力情况。
 
何斌 (东莞和信玻璃)
和信玻璃致力于低铁超白玻璃的生产,已掌握抛物槽式反射镜的制造,并试制抛物镜聚光系统测试样机,进行了大量测试工作。
 
臧春城 博士 (中科院电工所)
中科院电工所在1MW 塔式太阳能电站项目中完成定日镜风载荷实验研究,在湖南大学的风洞实验室以及延庆现场测得定日镜风压、风载响应、动力响应、风振系数等实验数据,完成细致的分析工作。
 
宋记锋 博士 (华北电力大学)
自然光具有色温高,无频闪,光谱舒适的特点,相比人工光源更适合于照明。因此,华北电力大学开发出两种不同的光传输系统:光纤传输系统以及定日镜光传输系统。这两种光传输系统均采用太阳跟踪的方式。光纤传输特点为聚焦比高,可以非直线传播,但采光面积较小。定日镜光传输系统的特点为大采光面积,远传输距离,适用于建筑物内部照明。
 
8 月19 日上午分会场1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与系统设计
凌祥 教授 (南京工业大学)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关键技术有太阳能储热,太阳光真空集热器和聚光器结构与光学分析。在储热方面,南京工业大学对低温、高温肋板式太阳能相变储热技术进行了试验分析、数值模拟和工艺开发。聚光器结构设计与优化方面,采用扭矩盒式结构的聚光器设计并进行优化,使系统质量较轻,强度高、抗耐腐蚀性好。同时,对于真空集热器中的关键技术玻璃和金属的封接进行了研究,研制过程中采用真空扩散钎焊的封接工艺成功实现了硼硅玻璃3.3 和可伐合金环的封接,并对接头的力学性能做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接头的强度得到提高。
 
罗二仓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
碟式太阳能发电技术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分布式发电也可集成为大型发电站发电,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基于热声发动机技术的太阳能热声发电具有可靠性高、制作成本低以及实现高效率的发展潜力,有望解决传统斯特林发动机低可靠性的难题。本项目研究的太阳能热声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高温集热聚光器、热声发动机以及往复直线发电机三个单元构成。它们完全由中科院理化所及其在深圳成立的中科力函热声工程技术公司研制。该系统是国际上第一个采用太阳能直接驱动的热声发电系统,设计峰值输出电功率1kWe,初步组装调试的整机系统已成功工作,并有数百瓦的电力输出。项目计划在2010年底建成5kWe 太阳能驱动的新型热声发电系统,2011 年底建成单级功率为20-30kWe 的太阳能驱动的新型热声发电系统,2012 年底开始1MW 级别碟式太阳能热声发电系统集群示范系统。
 
张喜良 高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皇明太阳能联合实验室进行了碟式聚焦高温集热系统的研制工作,所研制的碟式聚焦系统在有限的空间上尽可能多的布置反光碟片,并使其跟踪太阳后聚焦于同一区域,以达到较高的能量,为后续的高温利用奠定基础。
 
王智建 高工 (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镀膜钢管是菲涅耳太阳集热系统的核心集热部件;通过其外表面的高效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吸收高倍聚焦的太阳光转换为热,将热量传导给流经管内的工质,直接或者间接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皇明镀膜钢管在西班牙PE1 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实际应用,功率为1.4MW;2008 年运行至今已近两年,我产品运行稳定,性能未衰减,该产品亦应用于澳大利亚SHP 公司的菲涅尔系统。同时,皇明公司于2009 年底,成功开发出用于槽式热发电的真空集热管,用于高温真空中涂层也取得很大进展。
 
刘鹏 (阿海珐可再生能源-中国)
阿海珐集团正在致力于增加能源供给,减小二氧化碳排放。阿海珐新能源具有丰富多样的新能源技术。阿海珐太阳能公司是第一也是唯一通过ASME 认证的太阳能锅炉设计制造商。所开发的紧凑式线型菲涅耳(CLFR)反射镜具有土地利用率高,建设成本低,系统设计简单等优势,可用于独立发电或混合发电,为已有电厂增加蒸汽或应用于工业过程。CLFR 已应用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Liddell 燃煤电站太阳能增能装置和美国加州Kimberlina CLFR 太阳能热发电站。
 
张融 博士 (益科博能源科技公司)
益科博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由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及留美高级技术、管理团队创办,公司致力于通过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提供环保、高效、经济的能源方案;“益科博”音译自“e-Cube”,即e3,分别代表环保(environmental);高效(efficient);经济(economic)三词。核心技术为“模块定日阵” 聚焦光热系统。通过简单而巧妙的技术创新,益科博模块定日阵太阳能聚焦光热系统在降低风阻、光学聚焦、太阳跟踪及提高光热转换效率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系统额定光热转换效率达到70%,工作温度超过300℃。
 
陆钧 副总工程师(新霓空太阳能有限公司
在太阳能热发电中,鉴于太阳能的间歇性,用户需求的连续性,以及电网稳定运行的需要,热能存储十分必要。当前热能储存的主要方式有显热储存、潜热储存、化学能储存和混合储存。已建成的槽式和塔式电站采用的多为熔融盐、蒸汽和混凝土存储,未来热能存储将向高储热温度、相变储热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CENICOM 蓄热器以空气为传热介质,使用特殊储热材料,储热温度高,可提供数天发电所需电量。同时,CENICOM 也致力于热发电系统的研发,其示范装置已在2009 年5 月于天津投入运行。
 
熊勇刚 高工(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菲涅尔式中高温集热系统由众多单轴转动的反射镜组成的矩形镜场自动跟踪太阳,将太阳光反射聚集到平行于镜场的线性聚光器内,并由镀膜钢管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钢管内流动的工质,直接或间接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皇明公司已掌握线性菲涅尔系统核心部件——耐高温400℃聚光集热器(镀膜钢管)的相关技术,并已开始在德州建设集热面积3.3万平米,装机容量2.5MWe 的菲涅尔式高温热发电站系统。
8 月19 日上午分会场2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及储热技术
 
Zoe Chan(陶氏化学)
在太阳能热发电站系统中,对于导热流体工质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工质具备较高的工作温度,很好的传热性能,低能量传输损耗,低凝固点,高经济性,低维护费用等适宜于CSP 电站运行的性质。陶氏化学向全球的CSP 电站提供导热流体工质,公司希望找到可靠稳定的合作伙伴。
 
纪云锋 副总经理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太阳能热电站与常规发电厂在汽轮机控制上存在较大区别 :频繁启停和进汽参数不稳定是太阳能热发电站汽轮机运行的主要特点和控制难点。和利时针对太阳能汽轮机进行了多项研究,采用 “变压运行”大大提高汽轮机运行的经济型和安全性。针对热发电的特点对汽轮机控制策略进行相关研究,避免1500KW汽轮机变压运行中发生热应力破坏事故,避免发生超速、轴系断裂、大轴弯曲、大轴轴瓦烧损、轴向位移 过大、进水、主蒸汽压力大幅度波动、凝汽器真空恶化事故。对太阳能热发电站而言,如何把电站中有关的设备协调地控制起来,自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策略更显得十分重要。在未来的产业化过程中,配套设备包括控制产品成本的降低和控制品质的提高非常关键。
 
常春 博士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科院电工所为延庆1MW 塔式太阳能电站示范项目进行熔融盐及熔融盐吸热器开发工作,利用建成的熔融盐试验台,针对熔融盐吸热器进行热性能实验测试,并开展熔融盐吸热器热性能分析等多项工作。
 
李金平 博士(兰州理工大学)
碟式斯特林系统的聚光器能量损失占总损失的26%。因此,除优化腔体式吸热器外,还需对聚光器进行优化。对于槽式吸热器系统而言,玻璃真空管温度升高会影响到吸热器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通过改善加工和玻璃金属封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实际的电站循环并非卡诺循环,循环参数按特定情况进行优化,因此,对于效率问题还需更深的研究。
 
侯宏娟 博士(华北电力大学)
按照太阳能与化石燃料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太阳能与化石燃料混合发电系统的分为化石燃料辅助太阳发电的混合系统和太阳能辅助化石燃料发电的混合系统。相比纯太阳能发电,混合太阳能发电在目前的市场中具有很多优势,对太阳能侧而言,降低了太阳能热发电的初投资,减小了太阳能热发电的运行维护费用,提高了太阳能发电的效率,克服了单纯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与不稳定性,投资风险和技术风险均得到降低。对燃煤侧而言,为燃煤电站的节能开辟新的方向,是进一步实现燃煤电站节能的有效手段,使燃煤机组的煤耗降低,从而减少SO2,NOX 等粉尘和CO2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的成本可降至0.39-0.75 元/KW。
 
周学斌 总工(天威太阳能热发电开发有限公司)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与常规火力发电机组都是用热作为中间能量的载体。如果将储热系统取消,光场与常规火电结合,会具有很大优势。近年来,国外关于太阳能与化石燃料机组混合发电技术的研究比较多,主要对太阳能与燃气-蒸气联合循环、太阳能与化石燃料锅炉以及与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结合的系统进行了研究。天威集团已经与电力集团签订协议,合作在中国西部地区开展光煤互补发电试验。在一座50MW 热电厂上,首先接入1.5MW 太阳能光场,后续再逐步扩建光场。目前项目已经启动,该项目的完成将是中国首个太阳能光煤互补示范电站。
 
彭浩(南京工业大学)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入口温度和入口流量对储/放热性能的影响、自然对流对蓄热器储/放热特性的影响、摆放方式对蓄热器储/放热特性的影响,并进行相关的工艺开发。
 
李应鹏 总经理(北京立可尔新能源科技公司)
公司开发了在超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应用的线塔式聚光技术与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技术,与塔式和槽式相比,线塔式聚光技术兼容了槽式线聚光布置特点,而又具备较合适的高聚光度。聚光反射镜子类似塔式聚光技术,在吸热器两边布置大量可进行光跟踪的镜架,把光线反射至吸热器上。多级储热池设计遵循温度适合,梯级利用的原则,在充分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同时,提高系统能量,提高能量输出。
 
白凤武 博士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太阳能空气发电技术在全球已建成多个实验系统,有众多机构已进行大量研究。吸热器是实现高温空气发电的关键。中科院电工所研究碳化硅泡沫陶瓷为吸热体的空气吸热器,以研制1MWth 空气吸热器系统为目标,对碳化硅泡沫陶瓷吸热体进行吸热体流动阻力实验,得到吸热体流动阻力拟合式。同时,在碟式聚光器上测试空气吸热器的热性能,取得大量实验结果,认为碳化硅泡沫陶瓷适合应用于容积式空气吸热器,泡沫陶瓷在空气吸热器中具有低流动阻力特性、泡沫陶瓷吸热体的孔隙特征直接影响吸热性能。
8 月19日下午分会场1 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化发展与商业化及太阳能低温热利用
 
杜茜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目前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的融资形式主要有企业融资(既有项目法人融资)和项目融资(新设项目法人融资),资金多来自为商业银行贷款、出口信贷机构贷款、政府贷款、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贷款、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租赁公司以及项目参与者的资金。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模式主要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的项目,既是一种融资方式,又是一种投资、建设和经营方式。项目公司以同政府签订的特许权协议(ConcessionAgreement) 作为项目建设,开发和安排融资的基础。同时,项目公司将特许权协议等权益转让给贷款银团作为抵押,并提供其它信用担保,安排融资。工程承包商则与项目公司签订承包合同进行项目建设,并提供完工担保。经营公司根据经营协议负责项目运行、维护,获得投资收益并支付贷款本息。在特许经营期结束时将项目移交给政府部门或其他机构。采用BOT 融资的主要案例有深圳沙角B电厂项目和广西来宾B 电厂项目。
 
Javier Martínez González(Abener Energia S.A.)
Abengoa 太阳能自2009 年以来取得飞速发展,销售、利润等方面均比2008年大幅增长。西班牙Abengoa 公司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公司主要在美国和西班牙致力于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的发展,同时,在北非,意大利,中国、印度、阿联酋、澳大利亚、南欧积极开展广泛的合作。公司已建成和在建的太阳能热发电站装机容量超过300MW。公司目前在西班牙建造装机容量20MW 的塔式电站PS20,装机容量各为50MW 的槽式电站Solnova1,3 和4,装机容量280MW 的槽式电站Solana,在阿尔及利亚建设装机容量150MW 的ISCC 电站,在摩洛哥建设装机容量470MW 的ISCC 电站。
 
宋建忠 教授(东南大学)
高温热发电技术是利用聚焦装置形成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而低温热发电技术的热源温度低,在370℃以下,对系统设备要求相对较低。在低温热发电系统使用的工质方面,往往没有某一工质能够完全满足所有条件,选择时需要多方权衡选择综合效果好的作为工质。合适的工质可用于再热循环、混合工质循环、新型氨吸收动力联合循环、联供系统、复合热源系统、地热+太阳能联合发电、LNG 复合利用、与海水组合应用等形式。
 
陈滨 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储热技术,尤其是跨季节储热技术可以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结合,利用凝汽器为低温出热系统提供热源。在建筑采暖的低温储热/供热方面,拟进行的课题有:以寒冷地区跨季节低温储热系统和分布式储热系统为对象,重点开展显热储能材料、储热模块构筑、储热系统传输控制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在建的太阳能主/被动式采暖示范性建筑为实验基地,研究集热、储热及热传输的系统运行模式,为最终完成基于跨季节储热技术利用太阳能采暖示范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王毅 博士(兰州理工大学)
将存储的太阳能用于建筑采暖,通常的做法是将供暖空调的热泵技术和跨季节储热技术有机结合,组成蓄热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CSHPSS 是国际上流行的大规模利用太阳能首选系统。国外应用较多,技术相对比较成熟。跨季节蓄热是CSHPSS 系统中一个核心问题。兰州理工大学对于单元技术中的储、换热材料进行大量研究工作。
 
本届论坛举行了为期三天的交流和探讨,论题涉及太阳能热发电的技术开发,发展回顾,市场分析,投资建议,政策机制等各个层面。与会代表竞相发言,会议气氛热烈友好。综合概括本次论坛的举办特色如下:
1.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注重实效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推向商业化”,专题讨论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推向商业化的前景,方向,以及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技术、产业链、政策机制、产学研合作方式等问题。内容涵盖科学、经济、政策等多方面。所讨论主题均为与会代表关心的问题。
2.人员广泛
论坛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的科研、管理人员,同时还吸引了政府机关、证券、投资公司,以及来自韩国、美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外相关行业的科研机构和先进企业的代表。
3.形式多样
论坛举办了院士专家专题报告会、973 专题报告、科技部光热产业战略联盟会议以及六个具有鲜明主题的报告会。使得与会代表在先进科技动向、产业最新动态、政策发展方向、金融投资意向等方面获得大量信息以及交流机会,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4.活动丰富
论坛举行期间,为与会代表举办了两个大型的晚餐会,在品尝三亚特色菜肴的同时,与其它代表交流加深了解,结识这一领域的相关科研、企业、金融投资人员。
论坛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为与会代表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并通过来自政府、国内外金融、企业、研究机构等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推进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产业化、商业化进程,为全球节能减排,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资源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2010年8月23日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